我在北宋的平凡生活

万泽山的李太后

首页 >> 我在北宋的平凡生活 >> 我在北宋的平凡生活最新章节(目录)

第六十九章 西域攻略(下) (1/3)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曹贤惠:少废话了,我现在是华夏军种谔大将军麾下,归义军也已经是皇家禁军了。

柳书庆:啊?华夏国为何如此待我等?

曹贤惠:说是归义军张家和当今天家是同族,我大哥现在已经是白虎军也就是咱们归义军的指挥使,并封了梁国公,享福着。。

柳书庆:那是。。。。太好了。

曹贤惠:现在少废话,种大将军大军就在城外,大将军说了你带人配合夺城,算你首功。

柳书庆:末将领命,独山、奇台二部的人跟我挺熟,他们也是被裹挟而来,我能劝降他们

曹贤惠也没管那么多让人在城头举着火把转了三圈。。。

没多久种谔带着的人悄咪咪来到东城外,曹贤惠把情况一说。

种谔道:那让投诚来的人左臂绑上白布,我们现在悄悄入城,敌人众多,我们无法全歼,只能直接击杀阿里等敌酋。剩下群龙无首,那就好对付多了。

柳书庆:我的人知道敌酋都在那里,我让他们领路。

此时城内阿里邀请了几个部落首领聚餐,他刚刚杀了几个人用来食用,聚餐目的还是想杀了其他部落的首领夺取他们兵马,之后再往西去不论是回自己的领地还是投靠谁家都可以。

其他借部落也不是没有聪明人,他们都带了部落精锐来赴宴。。。

可是阿里还是有点心浮气躁,其他部落的人才坐下,他就发难。。。

阿里率先一刀砍死一名部落首领,其护卫又砍死了另一个部落首领,这时候其他部落首领看情况不妙,联合起来跑了出去,而守在外面的各部人马突然看到城主府里起了火,知道动手了。。

而此时的种谔太过于谨慎,入城太慢,等开始进城时候,才发现城里已经乱做一团,奇袭的目的已经达不到了。。。。

于是种谔做出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做法,让归义军和归顺的部落人从东门而出,并在街垒上设置防线,同时挂出横幅和让人用铁质大喇叭喊着,放下武器从街垒过,即视为投诚,不然天亮后所有持有武器者就视为叛军,全部诛杀。

因为街垒是一点点向前修,加上夜晚看不清楚,有一些小部落畏惧华夏军军威丢掉武器从街垒中间穿过,一穿过就被士兵包围,按照每200人为一队打散分开关押。

一夜乱战后,阿里虽然杀了五个部落首领,收了2个部落的人,但其他部落的人要么逃了,要么战死,留下的不多,甚至种谔这边收拢的都比阿里收的人多,投靠就要投靠拳头大的。

这时候阿里也才知道华夏军进城了,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跑。。。

而种谔这边也表现非常奇怪,仅仅派了三千多步卒在城内驱赶,并没有一把全上了。。

等阿里带人从西门冲出,这时候才后悔了。。

种谔亲自带着骑兵从其军队侧翼杀穿,而阿里已经被华夏军吓破胆赶紧带着几百亲信没命的逃跑。。

三日后,一伙之前逃走的小部落的人来到城下,献上阿里人头请求归顺。

原来是阿里带人逃到这个小部落营地,进了营地就抢了吃喝。。

或许是人紧张加劳累后,突然停下来,大部分人倒头就睡。。。

而这个小部落的人恰恰跟阿里有一些私人恩怨,于是部落首领带人悄咪咪的把阿里的人抹了脖子,等阿里警觉时候,小部落的人已经杀入自己营帐,一顿拼杀后,一切安静了下来。。。

此时的燕京,张信眼里一片冷漠。。。

在东宫议政殿内,百官之首司空兼侍中楚国公曾公亮、兵部尚书卫国公韩琦、太子太师卫尉种世材、枢密使检校太师同礼部尚书富弼四人正同张信一起议事。

而五人中间却是跪着穿着囚服的狄青

之前在对付楚地王博叛军时候,轻敌冒进,损兵折将,而后驱敌战斗中他又毫无建树,于是在入蜀战役前就被河南行省内卫第四师师指挥使李璋临时接管了指挥权,然后被锦衣卫带回了京都。

张信:狄青,念你是国之柱石,军中宿将,故而你的事情,我也请了四位相公一起处置。

狄青直接拜倒:臣狄青谢过太子。

张信:韩相公你是管兵部的你觉得该如何处理。

韩琦:回太子,按照华夏律轻敌冒进损兵折将算是重罪,轻的要罢官夺爵,重的直接斩首。狄青轻敌冒进损兵2172人,都尉以上军官8人,校尉官2人。算是极重之罪,当。。。。斩。

曾公亮:狄青在军中,每当他出现时,士卒总会指着他互相夸奖赞叹,而此次兵败根据锦衣卫调查乃是团指挥万宪派人劫掠财务被叛军意外包围,狄青得知情况后也派兵杀退叛军,救出同僚,要算也就是一个御下不严的罪名,论不到斩首。

种世材:臣以为调出京师以便保全他的声誉,免得心寒了军中将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