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不逢时

寄时雨

首页 >> 山水不逢时 >> 山水不逢时最新章节(目录)

距离 (1/3)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程元元的目光在二人之间飞速跳转,见齐羡追已走近,便扯了扯孟安的衣袖,悄声道:“要行礼。”随即便作揖,“臣女见过七殿下。”孟安见此照做。

“不必拘礼。”齐羡追挥手,命身后的随从退下,程孟二人的侍女也退到一旁。

“七殿下既知我姓秋,想来已经打探过我的身份了,又何须再问一遍?”

“你说过,在我们有缘相见的第三次,会亲口告诉我你的姓名。你……不记得了吗?”

他,竟认识阿薇?

见孟安沉默,齐羡追便继续说:“是三年前,我同舅父在临州城郊遇敌埋伏,当时我身受重伤,是你路过救了我,你说你是城中医女,因采药路遇此处。我问你,姑娘芳名。你说要在有缘相见的第三次再告诉我。你说过的,你忘了吗?”说到后来,他的语气越来越弱,好似受了什么委屈般。

“我叫秋庭薇,庭院,蔷薇。殿下若无他事,臣女便先退下了。”说罢,她便拉着程元元走了。

庭院,蔷薇……那样艳丽的花却困于庭院之中,难怪你说你的名字不好听……

路上,程元元见她依旧冷着脸,便道:“你别见怪,京城的民风很是开放,讲求一个“大胆追爱”,并不像旧朝一般要求男女交往不可逾矩。好比这春日宴,一是为了促进君臣关系,二则是让城中适龄的贵族男女接触认识了解,用皇后娘娘的话来说,叫“相亲”,皇后娘娘说要“婚嫁自由”。”

“皇后娘娘为何会有这种想法?”

“听闻我们的皇后娘娘有许多奇思妙想,圣上觉着有理的便会推行开来。只不过南封各地有各地的习俗,未必很快就会接受这样的想法,圣上也为此派了许多文人去各地传播这种比较新颖的想法。但你若不适应……”

“那倒没有,我从前在学堂中听先生讲过。”

程元元笑着挽住她的手臂,“那便好。”见她并不反感,便笑得更灿烂了。

孟安察觉到有人在看着自己,便偏头,正透过回廊中间的层层树叶,隐约对上了一双眸,她只轻轻一瞥便收回了目光,继续同程元元说笑。

而对面廊上的,是徐知行。他今日穿着水墨晕染的长袍,一支玉簪挽住上半头发,倒似那山水画中的陌上君子。起初他只是觉得那姑娘的身姿很是眼熟,甚至她身上那种凄感也甚是熟悉,便忍不住多看两眼。直到透过那疏密的花叶,对上她的眼时,惊奇而又欣喜——是她!

在柳府被迷晕后,再醒来已在客栈中,身边人并非停云,而是薛行舟。客房的桌上有封信,欣赏详细写了“水鬼夺妻”案的断案过程,凶手的名字被一朵艳红的花代替。信的末尾写到,凶手自尽于南海,尸骨无存。信中说到让他莫要追查下去,甚至连一旁的薛行舟也劝他莫要追查,尽早回京。之后他便随薛行舟回了京,就这样不清不楚,连停云和安姑娘的最后一面也不曾见到。他回殇雪阁命手下人去查他二人的底细,可这二人似浮云般随风而动,无影无踪,一丝线索都没有。

而如今在皇宫中,他又遇见了那个反复出现在他梦里的姑娘。

徐知行停下步子,对一旁的小太监说:“告诉陈司察和薛卫,我去花宴。”说罢,便急着步子去向紫薇亭。小太监愣在原地,见他匆匆离去的背影,那句“我去花宴”震耳欲聋。他立即跑去通报陈渝和薛行舟。

“她还是去了。”先生拨动手上的佛珠,瞑目。

停云想起那个人说的话,问:“先生,安安姓孟?与那位孟将军和先皇后同姓。”

他睁眼看着停云,微微扬起嘴角:“同姓罢了,算不上什么。”他见停云黯淡了目光,便继续道:“你知那位孟将军何?”

“他名唤孟旻萧,是先皇后孟霁雪的胞弟……”

停云欲言又止,想到坊间关于孟旻萧的那些传闻,其中半真半假,或说他英勇善战,或说他功高盖主,与当年之事有关之人要么失踪,要么丧命,唯独有一件事……

“说下去。”

“他死的那日,亦是其女呱呱坠地之日。算至现今,应与安安同岁......”可第二日官府的人在孟府的废墟中找到了一具女婴的尸体。

先生轻笑,玩味地看着他:“若她真是孟氏遗孤,你当如何?”

停云顿住了。

“若她要杀永元帝,你又当如何?”

“帮她!”他咬字用力,目光坚定地看着先生。

“那便够了。”养了这么多年,也只希望你能帮她,现如今看来,倒是不枉费我这良苦用心啊。

齐羡追一路小跑到镜缘苑,拉着刚出门的齐润清出了苑子。

“皇兄可不能食言,我今日一定要让你见见我喜欢的那位姑娘!”

齐润清不紧不慢道:“可是秋侍郎的爱女,那位刚从临州回来的姑娘?”

齐羡追倏地回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