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桃花扇桃花笑春风

萧永日

首页 >> 笑看桃花扇桃花笑春风 >> 笑看桃花扇桃花笑春风最新章节(目录)

第一四0章 李自成的故事——团队 (1/3)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注意,李自成是称王,而不是称帝,这是个知识点。

帝与王的区别是:

——帝是万岁,王是千岁。

——帝需要打出一片天地,大炮射程范围内没有敌对或并列的势力,孤独地存在;而王既可以自己打天下,也可以受上级的分封平步青云。

——帝是豪华版的王,王是低配版的帝。

——帝具备唯一性,王可以有多个,如大明有福王、潞王等朱姓王爷和不少异姓王,而只有崇祯一帝。

同样,帝国与王国有明显区别:

——帝国往往领土广阔,至少得横跨五个时区;王国可大可小,甚至在铁岭、夜郎、槐安之类的弹丸之地可以称王,但不能称帝,甚至想也不可以,想也有罪。

——王国是裸奔,自娱自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玩耍;帝国则有一群附属国,带着一群小弟一起装一起飞,四夷宾服,八方朝圣,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觉。

——王国讲贸易,讲经营,讲发展壮大;帝国不谈钱也不差钱,只讲排场,赔钱赚吆喝。在特定的日子里,一群小国王会自愿或被自愿带着美女、宝马和乡下的土特产到帝国朝拜,帝国则会不吝赏赐,加倍赐予大量的金银俗物,你负责尊敬与吹捧,我负责撒币赏赐,拿钱砸死你。

国王们付出了面子得到了里子,开口便是“我大哥是某某”“这是我大哥赏我的”“你敢打我我就让我大哥打你”。

根据以上标准,大明是个死亡中的帝国,而李自成建立的只是王国,距离帝国还有很大距离。

提起李自成,人们总会联想起另一位历史人物——李自成的低配版——张献忠。张献忠与李自成情况差不多,相近的家族出身和成长经历,一样能够使用大命运术或小宿命术来氪命,一样异军突起如流星般闪耀划过天际。在李自成称王后不久,张献忠入川,占领了成都,建立了政权,自称“大西王”。

张献忠对四川的统治再次证明,蜀国始终是我国的固有领土,不能因为在蜀地发现了三星堆便认为古蜀地属于古大韩——这个“三星”和造手机的“三星”真没关系。

大顺政权与大西政权地域相邻,亦敌亦友,相爱相杀。从地图上看,二者都在帝国西部边陲,往西往北是荒无人烟的戈壁大漠,连狼都饿得干瘦;往南是人民少而禽兽众的十万大山、瘴疠之地,实在不是什么好地方。

这么看来,李自成张献忠不像是称王,更像是为祖国戍边或者开荒去的。往东挪挪,占领政治中心中原不好吗?占领经济中心江南不香吗?为什么二人越活越没出息,当年七八个人、十来条枪时尚敢在中原蹦达,现在人多势众了反而往穷山沟里挤?莫非是属黄花鱼的喜欢溜边?

因为这二人都比我们聪明,他们选择很简单:金角银边草肚皮,边远地区才是创业的黄金宝地。李成占领的秦国地盘表里山河,关隘重重,张献忠占领的四川更是蜀道难于上青天,都是易守难攻险要之地,兵家必争之地,进可攻退可守,都是反攻中原的绝佳根据地。

以退出中原、占领边关为标志,李自成、张献忠已不再满足于干一票算一票、活一天算一天的生活,放弃了抢劫事业,有了更宏大、更长远的规划,由崇祯的芥癣之疾变为切肤之痛。

崇祯也是聪明人,他一眼便看穿了李自成、张献忠的险恶用心,登时心里拔凉拔凉的。若说以前二人是在逐步掏空大明的身体;而现在则是在对大明截肢,太狠了,太损了。

这也罢了,李自成还是个讲究人,注重仪式感,来了个称王典礼,昭告天下,向全世界宣布了他不再受崇祯的管制。

得知李自成称王的消息后,崇祯出离愤怒了,差点爆炸,当场送给李自成三个字:王八蛋!建国?称王?在老子的地盘里划拉出来一块建你自己的国、然后占山为王?还真是自来熟,就不能有点距离感吗?

是可忍孰不可忍,畏缩忍让换来的永远是敌人骄气日盛,如不能及时打击李自成的嚣张气焰,将来必然会有无数个张自成、王自成、刘自成跳出来,不停地复制粘贴、称霸称王,割据一方。然后大明的版图越来越小,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最终如春秋时期的周王室一样名存实亡,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李自成这是在作死、是在挑衅、是在横着跳、是在蹬鼻子上脸!是他飘了还是以为崇祯拿不动刀了?

我们都了解崇祯,他从来都不是个好脾气的,也不是个涵养深的,相反他是个狠角色,哪容李自成跳来跳去。

崇祯能忍受李自成称王吗?

还真能!因为人的脾气与力量成正比。

崇祯是个成熟的政治家,年纪不大却早已历尽苍桑,吃过见过,不会将私人恩怨带入工作,不会让情绪影响决策,感情归感情,做事归做事,知道该发狠时发狠,该认怂时认,不求顺心遂意,只求利益最大化。

如果一条狗咬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