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嫡孙

点墨啊啊啊啊

首页 >> 大明皇嫡孙 >> 大明皇嫡孙最新章节(目录)

第5章 朱标的大明与朱棣的大明不是一个大明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坦白说,朱元璋父子的思想觉悟在朱雄英心底引发了一场不亚于十级的地震。

作为有着三年基层工作经验的优秀党员,

他深知这个思想的重要性,

甚至不夸张的说,中特马思想引发了华夏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再一次集体思想跃迁。

第一次,是秦始皇嬴政为这片土地上的百姓种下“大一统”思想,所以无论今后这片土地分裂成什么样子、多少种族,都会出现一个英雄;

第二次,宋朝“程朱理学”的完善,意味着儒家思想补齐了最后一块拼图,意味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三纲五常被每一个读书人奉为圣经;

第三次,就是近代以教员为首的一批思想家的出现,创造出独属于这片土地、符合国情的思想之花!

这一次书房的简单对话,

朱元璋与朱标都明确表示大明理应始终站在“穷苦家”的身边!

“太深奥了,小孩子听不懂也没关系。”朱元璋笑呵呵道。

“不,我听得懂!”

优秀党员朱雄英最不怕的就是考验!

“哦,那你说说你明白什么了?”朱标好奇道。

“皇爷爷是穷苦家的家人、亲戚和友人。”

“爹,你是穷苦家的儿子,”朱雄英指着朱标,一脸认真道,并紧接着将手指放在自己的鼻尖,“而我,是穷苦家的孙子。”

这……

哈哈哈哈。

短暂的沉默后,书房里爆发出震耳欲聋的笑声。

朱雄英同志清楚,

他再一次经受住了来自国家与人民的考验!

那么问题来了,谁是“穷苦家”?

你是,我是,天下大部分无产阶级都是。

这种思想觉醒,

在这个年代,

在“开局一个碗”的朱元璋出现极为合理,

但是朱标能有,就意味他有着难以想象的政治前瞻性与同理心!

如今天下初定,百废待兴,乾坤未定,

一切都有可能!

谁知朱标一死,全天下再无一人能继承朱元璋最宝贵的“政治遗产”,原来大明本应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路。

谁知“穷苦家”们盼了几千年才盼出来的救星,

最后即便他拼尽全力,

也没有真正挽救他们,

反而又一次在他四儿子的带领下,

走上了一条被无数個前朝印证过无数次的“灭亡之路”。

即便朱棣拼尽全力把皇帝这份工作做到历史前五,却也阻止不了后世人的酒后常常挂在嘴边那一句--假如朱标还活着。

这是属于朱棣永生的梦魇,

但也鞭策他不断前行的动力!

郑和七下西洋、永乐大典、永乐盛世……

一桩桩、一件件清清楚楚记载在史书上,

这是永乐大帝-明成祖-朱棣,竭尽全力追赶他的父亲、他的兄长的努力,

但,

这不是“穷苦家”心中想要的大明!

现在看来,朱雄英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如果朱标没有死,那么大明必然会走上另一条完全不同的路,

也许这条路荆棘密布,

也许这条路举步维艰,

也许这条路困难重重,

可,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只要朱标活着,大明必然可以沿着朱元璋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

所以,

爹,

你是怎么死的?

开怀大笑的朱标被朱雄英凝视的心里发毛,佯装清了清嗓子,提醒道:“爹,注意形象。”

“咳咳,大孙,皇爷爷再考你一个问题。”心情大好的朱元璋今天第一次发现自己大孙子说话竟然如此有趣。

“什么?”

朱雄英连忙打起十二分精神。

“你不能总惯着你爹,你看看他怎么对你皇爷爷的,你将来就这么气他,知道不!”

如此明晃晃的指桑骂槐,顿时气笑了一旁的朱标,

毕竟当朝太子,岂是好惹的!

“走,我找娘告状去!”

不顾朱元璋的讨好与挽留,朱标拉起朱雄英的手直奔后花园。

“诶、诶,别、别啊!你这孩子唠唠嗑还耍赖捏,跟谁学的……”

眼前吵闹幸福的父子二人,无形中将朱雄英心里的防线彻底融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