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北地霸主

虎虎盛微

首页 >> 红楼之北地霸主 >> 红楼之北地霸主最新章节(目录)

第4章 朝议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就在锦州保卫战的第二日。

大周神京,

天色还在朦朦亮,

可是京城的京官老爷们各个都从四面八方向中央皇宫汇聚。

今日的朝议有些不同。

以往上朝都是官员们在大殿内等待皇帝陛下。

可是今日,却是皇帝陛下脸色铁青地端坐在龙椅上候着他们。

消息灵通的官员们早已猜到今天的缘由,可是大多数人还一脸懵逼的样子。

大家都不知道今天这位陛下又要整治哪位大臣?

这位皇帝陛下虽然已经登基有近八个年头了,但是真正掌管朝政才不到两个年头。

此时的大周朝也没有什么宦官乱政,外戚掌权的事情发生。

也不是因为皇帝年幼,无法料理朝政导致。

相反,我们的这位弘武帝今年正当不惑,年富力强,雄心勃勃,不然也不会把年号定为弘武。

奈何,阻碍他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亲老子,我们的太上皇陛下。

这几年,双日悬空,整个大周朝堂都笼罩在紧张的气氛中。

尤其是,两位皇帝之间明着是父慈子孝,背地里对于权力却是寸步不让。

这两年太上皇年纪确实大了,精力不足,所以才让弘武帝真正走到了台前。

尽管朝政还给了他,但是军权却还是被太上皇牢牢地捏在手里。

弘武帝对军权的渴望众所周知,他常借助朝政插手军权,希望能一统大权。

然而,辽东建奴的入侵,占领大半个辽东的消息令他错愕。

他提拔的辽东总督李猛,本期望其能掌握兵权,却没想到李猛竟然失守大半辽东。

幸好李猛没有逃跑,否则弘武帝的威信将受损更严重。

此刻,弘武帝的决心坚定:必须保住辽东,不能在他的统治时期丢失任何一寸领土。

他甚至渴望一举击溃建奴政权。

可是,兵者,国之大事也,单凭皇帝的雄心壮志是不够的。

这一次,弘武帝硬生生地碰到了一颗钉子。

“辽东失守,目前已经打到锦州了,各位大臣都说说该怎么办吧!”弘武帝在朝会上急切地说道。

他的眼神坚定,扫过大殿中的每一位大臣,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建议。

然而,当弘武帝期待众臣工发言时,大臣们却都显得犹豫不决,不敢主动站出来。

朝堂上的气氛变得异常压抑,弘武帝的神情也越发凝重。

正当尴尬之际,武勋势力的代表,同时也是镇国公牛清的孙子,现袭一等伯的牛继宗,挺身而出,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他沉稳且有力地说道:“陛下,当前辽东失守,锦州危在旦夕,军情万分紧急。要想稳住战局,臣以为首先应迅速集结粮草,确保前线的将士们有充足的粮草供应,稳定的后勤是打赢战争的第一步。”

弘武帝听后,微微点头,表示赞同牛继宗的看法。

他深深地注视着牛继宗,期待他能提出更深入的策略。

牛继宗感受到皇帝的期待,他稍作沉思,然后坚定地说。

“除了确保后勤支援,强化军力也是重中之重。臣建议从全国各地调集精锐兵力,组建一支强大的征剿军队。这支军队必须由经验丰富的大将统领,才能确保行动迅速且有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尽快赶往辽东进行支援,挽回当前的劣势。”

牛继宗的建议刚刚出口,户部尚书程潜便面色复杂地站了出来。

他有些无奈地说道:“陛下,尽管我们都明白当前的紧迫性,但国库的情况并不乐观。近年来国内灾害不断,国库收入大幅减少,要支持一场大规模的战事,钱粮的供应确实是個大问题。不知勋贵们能否出钱粮支援呢?”

他顿了顿,环顾了一下四周,继续道。

“再者,调兵一事也需谨慎。一旦我们从各地调兵,其他边境的防线可能会变得薄弱。如今入秋之际,不仅是辽东,其他边境也可能受到外族的威胁。调兵辽东,万一其他地方有失,那后果……”

程潜的话让众勋贵势力陷入了沉默。

他们深知边关的实际情况,凭借雄关险隘,边军才能与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抗衡。

但要是出城野战,胜负真的很难说。

朝堂上的气氛凝重到了极点。

其他官员们都深知,长时间的和平日子已经让大周的军事力量严重衰退,如今要面对辽东建奴的铁骑,确实是个极其艰巨的挑战。

在这种困境下,他们不禁都陷入了沉默。

弘武帝的脸色越来越阴沉,他的双手紧握龙椅扶手,眼中闪烁着不悦的光芒。

他心中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