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庭春晚

芤蓉

首页 >> 梨庭春晚 >> 梨庭春晚最新章节(目录)

进京 (1/1)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换源:

熙宁十三年春,官家游览艮岳园。见得园中百花争奇斗艳,桃花妖冶,杏花纯白,牡丹富贵天成,空谷兰花孤芳自赏,百花各有姿色遍开于艮岳之中。艮岳三山之上,仙鹤瑞兽遍地,常有麋鹿呦鸣,薮猫吼叫,莺燕啼鸣,官家看到这幅景色便叹到“眼前之景终不久留,又有什么可以将其永远留下呢?”他提笔于竹林下作画,轻风拂过竹枝,竹叶摇曳,籁籁竹声,锦鸡张开羽翼在牡丹旁起舞,他便画作一幅《芙蓉锦鸡图》。随侍的蔡襄便对官家道“官家,此画极好,定能流传千古,但若将美景留眼中,何不召天下画师入京,选其优者留侍?”官家说“极好,开画院,选天下丹青妙手入京进行选拔,优者入画院,选教宫中画师教导,入院者待遇同廪生。就这样吧。朕去游一游小溟海。

在官道上风尘随蓬草而来的车轮上是两个男人,一男人名王希孟作儒生状扮,头上簪一朵杏花,着青衫,真乃一个惨绿少年。另一个则穿着粗布衣服,头上簪一朵野菊花。说是一朵也不合当,只因其枝条蔓生,野菊又小,故而簪了一些,野菊花原是这车夫驾车路过而采也无特殊的含义。就像许多人活个一生也没活出个新活法,许多人年少轻狂妄图改变世界,到中年那腰低的比谁都低。正如他现在坐在车上替人赶车,庸庸碌碌了半辈子,厢军也当过,农夫田也耕过,鱼也捕过,后来还是靠着当兵的过往谋了个赶车的差事,至少不用每天在土里创食吃。想罢又清了清嗓子对后喊道“快到汴京了!”王希孟听闻后便取出书箱中的装有青色颜料的石钵,他的手指修长细腻,指节也十分明晰,宛若一节葱白。手拈出一些青色粉未,而后用手指轻轻碾的更碎,那青色粉未从指尖流向了地面,在风的作用下,那粉未飘出一副青绿色的画与远处的麦子也形成呼应,他王希孟来汴梁了。

汴京城外一辆马车晃着慢悠悠的步代,踱着步子来到送别亭外。自古多少离人在这儿诉说悲伤,他在这想起了柳七变的《雨霖铃》,此去经年,便是良辰美景虚设,更与谁人说罢了。他的家人还在隆兴,自己孤身一人上京以画技求学,不知是对是错。想到这儿他便看向窗外,离别亭外有两位身穿绿袍的人一位头上簪着桃花,面容洁净,一位头上簪着苜蓿花,轻折柳枝将这柳枝递给远行的白衫。那白衫眉眼中含笑,拱了拱手唱道:“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春柳无意,小舟仍在,勿使青衫沾泪痕,应栽桃树待吾归。”唱完后便又言道“两位兄长不必为我的贬谪而悲伤,正如范文正公所言,处庙堂之上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无论在那我都会恪尽职守,我也会常常思念两位兄长,也愿常寄信,常送词给愚弟,玄都观内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两位兄长来日再会。”那白衫脸上两行清泪流落,只将身前的酒填满后,一饮而下,便跳进船舱里去。岸上的两位青衫簪桃花者取出笛了吹了一曲《昭君怨》给朋友送行,曲声呜厌,那笛声透出三分空寂,四分不舍以及两分苦涩及一分无奈。悠扬的笛声穿过层层水浪给他的好友送行,另一位则久久作揖,半天才起。这一幕看的王希孟鼻子发酸,柳同留,只叹道一时西风瘦,吹皱罗衣。王希孟将眼前景象深深的印在了大脑中,久不能忘却。

本章完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