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秦秘史

新秦岁月

首页 >> 新秦秘史 >> 新秦秘史最新章节(目录)

3.8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第三卷:僧佛辩生死,道法论古今

第八篇:漫漫长夜无德法,戚戚暗日为偷生

(尽心尽力则无怨无悔)离开母星系的飞船命名为“命运”号,意指谷星人飘渺不定的命运。谷星人在1.3个恒星年后陆续收到宫星人的消息,原来宫星人明白遭到欺骗时已来不及了,赶紧劝诫谷星人返航。等不到谷星人的回信,宫星人又做不出科学和技术上的突破,只好恳求谷星人分享近光速动力技术。而谷星人再也不去理会那边的消息了,两个智慧种族从此分道扬镳。命运号漂泊无定,在无垠深空,首要危机即是能源不足。无论是生命循环系统的维持、修理,飞船的动力补充,技术试验,行星登陆资源挖掘和考察,都需要能源的支持。谷星人起初的能源是聚变核能,可是对于星际探索来说,消耗还是太快了。谷星人需要不停地搜寻聚变材料,就是害怕能源快用尽的时候还找不到补充材料。然而害怕什么就来什么,在某次补充能源后,迟迟找不到可供补给的星球,还发生了能源仓库泄漏的重大事故。赶紧修补,可供给能源所剩无几,谷星人商议后决定集体进入冰冻休眠模式,关闭一切能关闭的程序,仅仅只留两人看管,在必要的时候唤醒大家。就这样让命运号静静地在太空漂泊,等待合适的时机。

可是等他们醒来时,发现不仅没有抵达理想的能源补充地,而且身处一片漆黑的“极荒芜区。”即所在之处远离星系群,一片死寂,通过观测,离命运号最近的恒星也有953光纪。在这种极荒芜区,最可怕的不是真空死寂,而是难以观测的黑洞,而他们被唤醒也是由于值守人员和程序提示怀疑被黑洞捕获,若不及时处理,以当时的动力技术根本没法生还。幸而经过检查,发现是个乌龙,航行程序出现了错误。修复好后,再次集体进入冰冻休眠模式,将命运号交给了命运。过了大约1200恒星年,再一次醒来,没有看到希望,反而是因为更大的灾难,程序自动将他们唤醒。原来命运号被一块直径约10米的陨石撞上,尾翼部分断裂,船体受到严重损坏,丢失了不少本就不多资源。程序紧急将休眠者唤醒,谷星人又开始忙碌的维修,然而,这次造成的损失太惨重,谷星人有五分之一没有醒来,五分之一直接死于事故。经过抢修,命运号主体算是保住了,可已经失去了高速动力,最多只能维持九十分之一光速,但这速度哪够星际探索?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他们,好在已经走出了宇宙的极荒芜区。经过反复探测,发现大概一光纪距离处有一颗蓝色星球,程序提示很大概率为海洋覆盖的固态行星。有了希望的谷星人,再次整理出发,向着那颗蓝色星球。为了节约残存的能源,谷星人不得不再次使用冰冻休眠技术。终于,在历时100个恒星年左右,抵达目的地。

那是一颗百分之九十表面积被海洋覆盖的蓝色星球,拥有谷星人奇缺的能源材料,他们在此休整,不少谷星人提议将此处发展为他们的第二故乡。受够了星际旅行的苦,几乎没有谷星人愿意展望深空,于是他们将命运号停泊在一个较大岛屿边,开始了新的历史。这颗蓝色的星球被取名为“明星”,谷星语里意味着新的希望。“明”星上气体90%为氢气,9%为氦气,余下1%为甲烷、水蒸气、氨气、氮气等等,大气压也很大,在这样的大气环境里,谷星人完全不能适应,必须穿戴的宇航服才能出舱活动。而且这里经常会有飓风和海啸光顾,风速达到80米/秒,滔天巨浪高达120米都是常有的事。在自然面前,科技力量还是显得那么单薄。好在“明”星虽然环境恶劣,但命运号所需的材料充足、能源丰富,满足谷星人的生活必需。谷星人将余下幸存者全部解冻复苏,准备开始新的生活,现在他们只剩下1853人,一个濒临灭绝的智慧种族,难以想象曾经的他们也有辉煌的过去,在宫星人尚未侵略前,竟有亿万之众。历经磨难,终于找到个栖息之地,种族的首要大事即是生育,有“人”才有活力,有“人”才有希望。谷星人也是胎生生物,只是与常识不同,他们是三个组成家庭单位,可以理解成一妻二夫制。他们的遗传物质有三组,母亲提供的那组可以随机,而两个父亲的那组终身各只提供固定的一组。换而言之,可以理解为同一个母亲的每个卵子携带的遗传物质各不相同,而父亲精子携带的遗传物质终生固定不变。但是又不能粗浅的理解这两个“父亲”是同一性别,其实他们又有所分别。也就是说a母的卵子需与a父的精子结合为中间体,之后中间体才能与b父结合为完全合子。而且中间体既可在a母体内繁育,又可在a父体内繁育,与我族常识大不相同。谷星人有他们的家庭伦理道德,在他们的历史中,a母掌握着一家之主的地位,a父与b父处于被支配地位,虽然都有生育后代的能力,但绝大多数是由a母掌握生育权。虽然是同一种族,但三大性别的体力、智商和寿命都有明显差异,a母的寿命最短,但拥有最高的智商;a父的体力最差,但拥有最长的寿命,大概是a母的两倍;b父的智力最低,但拥有发达的肌肉,强壮的身躯。

虽然在“明”星上暂时安稳下来,但谷星人数量实在太少,若按以往的历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