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烟云图

蔡亦安

首页 >> 大唐烟云图 >> 大唐烟云图最新章节(目录)

第七章 往事 (1/1)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换源:

三十多年前,我的外祖父萧广曾在边境战争中屡立战功,受到圣上多次封赏,萧氏一族一度成为长安人人争相结交的贵胄。

二十多年前,圣上为稳固朝政,便预备选立皇太子辅佐国事,朝廷各方势力闻风而动,都欲推举各自支持的皇子登太子位,一时间,朝廷内部明争暗斗,纷乱不止。圣上烦忧,私下召见外祖父,询问他的意见。外祖父认为,皇长子李宁品行、才学皆佳,不论是按长幼顺序,还是人品才学,都最为合适。

圣上素日便器重皇长子,与我外祖父的看法自然不谋而合。然而,圣上深知皇长子其母是出身卑贱的宫人,在朝中无人支持,群臣定会以此为由极力反对。

外祖父知圣上之意,为解圣上烦忧,便自请在上朝时奏请推举皇长子为太子,如此圣上可顺水推舟,显示立皇长子为太子的决心。

不出所料,当群臣听闻要立皇长子为太子时,纷纷上奏以皇长子之母出身卑贱,不适宜担当国母为由,请求圣上收回成命,并且群臣中认为应立其母族尊贵的皇三子李珩为太子的呼声最高。

李珩的母族势力强大,圣上深知若立其为太子,日后外戚势力必然后患无穷,于是力排众议,坚持采纳外祖父的举荐,选立皇长子李宁为太子。

皇长子李宁登上太子之位后,心知太子之位并不稳固,所有人都在紧盯自己的言行,寻找自己的过错。他为不负圣上所望,愈发勤勉自律,谨慎小心,唯恐行差踏错,落下口实。然后谁知两年后,太子竟忽然暴毙,这让圣上悲痛震惊不已。

太子之位虚悬,众人又蠢蠢欲动,那时推举皇三子的势力越发强劲,其母族权势在朝中如日中天,大臣们纷纷上书求立皇三子,圣上迫于压力,也只得册立皇三子为太子。

从皇三子成为太子之日起,外祖父便知家族的命运终有一日会覆灭。果不其然,六年后,先帝驾崩,太子继位成为新任君主,一个月后,外祖父便被以谋逆之罪投入大牢处以死刑,萧氏一族,男子被杀,女子被没入贱籍,从此衰落。

阿娘那时怀着孕,在叶清南的帮助下逃出来,躲在远离长安的落霞镇隐居度日,如此过了十五年,直到一群黑衣人找到那里……

深夜,我坐在火堆前,听完叶清南的讲述,盯着跳动的火苗久久不能平静。十几年前的血雨腥风,仿佛在红色的火光中跳跃闪动,冲击着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我看着叶清南手里的玉佩,拿出我娘留给我的那一半,若有所思。这一对玉佩应当是由一块玉的两半制成的。

“叶叔叔,为何你和我阿娘会各自有玉佩的一半?”我问。

叶清南看着两块玉佩,露出一抹笑,“这对玉佩原本是多年前我和你娘的定情之物,如果不是后来发生的事,也许……”他欲言又止。

“后来……发生了什么?”我问。

叶清南盯着火堆,思绪拉回到很多年以前。在他很小的时候,家乡闹了饥荒,父母带着他逃荒,却在半路上饿死,留下他成了孤儿,如乞儿般四处流浪,吃尽苦头。稍大些后,为寻一个活路,他应征入伍,分在我外祖父麾下,做了一个小兵。因他作战勇猛,冷静沉着,胆量过人,在新兵中表现十分突出,引起了外祖父注意,外祖父见他是可造之材,便把他提到自己身边,亲自教导,从此他便认外祖父为师,随外祖父征战西北,驰骋疆场。

在叶清南心中,外祖父于他如师如父,恩重如山,而我阿娘既是妹妹,也是……

说到这里,叶清南却不再往下说了,他看着火光,眼神又恢复平时的平静。

“也是什么?”我问。

“夜深了,阿念回车上歇息罢,明早还得赶路。”叶清南拨了拨快熄灭的火堆说,站起来说。

今夜因未赶到馆驿,我们只得在荒野露宿。

“可是我……”

“以后再说罢,露水就要降下来了。”

我不情愿地离开火堆回到马车上。叶清南喂了拴在树上的马,就在火堆边铺开披风,将剑放在身侧,侧身背对着马车躺下了。

“咕咕咕……”半夜的深山,寂静的令人不安,猫头鹰的叫声在山间回荡,越发令人毛骨悚然。

从车窗的缝隙中,我看见叶清南背对着火光,看着手中的玉佩出神,不知他想到了什么。

本章完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