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有女三十岁

迦南子诗

首页 >> 吾家有女三十岁 >> 吾家有女三十岁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十一章 早森,Hongkong(上)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飞机降落在深圳宝安机场,齐修远接上孟琦琦先是搭乘机场大巴到深圳湾口岸,排队过了关,又继续搭乘巴士向香港进发。没过多久巴士驶向跨海大桥,只见日暮西斜,桥这边的深圳已然华灯初上,一派繁华旖旎;而香港那边却是渔舟唱晚,一副田园风光。

齐修远说:“孟琦琦同学,欢迎来到港村,做好心理准备了没,我们要过万恶的资本主义生活了。”

又走了一段路程,渐渐看到大型的住宅区,孟琦琦叹为观止,那聚集在一起的高耸的楼宇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小窗户,“天啊,这得住多少人啊?”孟琦琦感慨道。

齐修远说:“这还只是元朗,等到了著名的油尖旺地区,你就知道什么叫做高密度了。”

这一路走得十分顺畅,眼前的道路、街景也越来越喧嚷,孟琦琦之前工作的时候也去过几次香港,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一次她随着巴士车慢慢地深入,就像是随着车流穿梭进旧日时光里,像孟琦琦这个年龄的孩子,都是看着港片长大的,和内陆地区的日新月异相比,香港像是被安放在玻璃罩子里,岁月的变迁在她身上流转得异常缓慢。

巴士开到旺角一带,街道两旁伸出来的灯牌,仿佛旧日美人招手相迎,临街数不清的店铺似乎每一间都存着一个久远的故事,孟琦琦的眼睛有点迷乱了,她喜欢这座城市里处处欲语还休的戏剧感,这种根植在记忆深处的莫名的熟悉,既让她兴奋又让她向往。

巴士到达终点站红磡,孟琦琦和齐修远一人拖一个大大的行李箱穿过天桥,拐进一个小巷子里,只见百米长的街道两边全都是小吃店,招牌上写着“车仔面”、“清汤腩”、“糖水”、“煲仔饭”……

孟琦琦肚子里早就奏响了交响乐,“远,不行了不行了,走不动了,先吃点东西吧,我要吃那个清汤牛腩!”孟琦琦回身指着那边的大招牌,眼睛里都快冒绿光了,齐修远停下来说:“坚持一下,把东西放了,我领你吃碗仔翅,这边的没啥好吃的。”

孟琦琦窝着腰,就像小孩子一样赖着不肯走,齐修远无奈只好跟着她进了那家小餐馆。餐馆里总共放了八张桌子,里面坐着一些上了年龄的阿公阿婆,服务员拿来餐牌用粤语问着几位,齐修远也用粤语回答着,一副相当老练的样子。

孟琦琦说:“给我来一份他家的招牌清汤腩,远,快帮我翻译一下。”结果话音未落,就见服务员用相当标准的普通话对孟琦琦说:“清汤腩配什么饮料呢?有冻柠茶、柠檬水,还有盐桔水。”

孟琦琦有点尴尬,忙点了一杯柠檬水。齐修远说:“这边大多数人都能讲普通话,只不过有些人不爱讲,所以你可以说英语,尤其是商场里面,他们可待见洋老爷呢!”

可能是饿了,孟琦琦觉得这家馆子份量又大又美味,齐修远说:“香港这边的小馆子就是这样,不会有特别难吃的,不过这家清汤腩还不错啦。”

香港的公共设施内冷气都特别足,从餐馆出来,还有一截儿上坡路,没走几步孟琦琦就觉得浑身黏糊糊的,连呼吸都不顺畅了。

“就在前面那栋楼!”齐修远往前一指,孟琦琦看到一座有点老旧的公寓楼,和旁边更加破旧的唐楼紧紧挨在一起,中间隔着一条仅容两人错身的小巷,巷子里黑黢黢的,“别往那里面看了,那是大楼下水的地方,咱们赶紧上楼吧。”

齐修远催促着,刷门禁卡进了公寓,门厅里有一个上了岁数、穿着制度的老头儿坐在服务台那里,正戴着老花镜翻杂志,看见齐修远抬头道:“返嚟啦?”

齐修远微笑着说:“嘿呀嘿呀!”

老头又看着孟琦琦问齐修远:“你朋友啊?”

齐修远介绍说:“都係室友啦!”

老头很客气地冲孟琦琦点点头,说:“聽日嚟登記下,領張門卡。”

孟琦琦脸上笑着却转头疑惑地看着齐修远,齐修远解释说:“明天到他这里登记一下,领一张门禁卡,还有哦,你后天报完到就可以拿材料去市政厅办身份证了。”

这套租住的小公寓在十二层,也是齐修远刚刚找好的,两室一厅一厨一卫,一个月租金一万二,听上去还是不错的。电梯里面空间狭小,两只箱子两个人,后面想乘电梯的人只能等下一趟了。电梯启动的时候“咔咔咔”地响了几声儿,孟琦琦说:“这个环境也太复古了吧,感觉像是穿越回九十年代的香港。”

齐修远说:“这个楼的楼龄比咱俩岁数大,旁边那座楼的楼龄比咱俩岁数加起来还大。所以住这个楼,切记不要胡思乱想啊。”

孟琦琦吐了吐舌头,心说最后这句话就是整蛊啊,越不让联想,脑袋里出来的稀奇古怪的画面就越多。

“哐啷”一声,电梯到达,公寓的走廊把小巧发挥到了极致,好不容易把大箱子搬进屋里,孟琦琦环顾了一圈,噗嗤一声笑了,“妈呀!这是两室一厅一厨一卫啊!还没我家里的一间卧室大呢!”

所谓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