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瑾风云记

随夜梦潇湘

首页 >> 翼瑾风云记 >> 翼瑾风云记最新章节(目录)

第十九章:杨师厚兵败而亡,婉儿千里追爱。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杨师厚带领200士兵回到了东京,杨师厚刚回杨府,就摔倒在院子里了,婉儿赶紧扶起杨师厚,见自己父亲满身血迹,头发蓬松,憔悴不堪,甚是心疼,豆大的泪珠一拥而出,问道:“父亲,您这是怎么了?”杨师厚用微弱的语气回道:“我恐怕不行了,乘着我还有一口气在,我要进宫面圣”。

婉儿说道:“您已经成这样了,就好好在府中静养几日,等您身体好了再去行吗?”杨师厚回道:“性命攸关,生死存亡之际,不去不行啊!”婉儿问道:“什么事这么严重啊!”杨师厚回道:“都怪父亲无能,致使30万大军全军覆没,此乃死罪,非但父亲性命难保,恐怕还会连累到你和族人”。婉儿说道:“大不了就是一死,女儿不怕”。

杨师厚言道:“你休要胡说,你正值青春年华”。婉儿回道:“女儿从小与父亲您相依为命,若您不在了,女儿也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杨师厚说道:“为父已是风烛残年,本来就活不了几年了,可你不同,你还有大好时光等着你了,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婉儿回道:“可女儿不想看到父亲为了女儿,去卑躬屈膝,去低声下气”。杨师厚言道:“父亲技不如人,遭遇大败,实在是无颜回来。强撑着这一口气,就是为了向陛下负荆请罪,让他不要迁怒于你,保住我杨家啊!”。婉儿回道:“既然父亲决心已下,那女儿愿意陪着父亲一块去求陛下”。杨师厚回道:“好女儿,为父果然没有白疼你”。

朱友贞听闻梁军大败后气得直吐血,禁军统领皇甫麟劝道:“事已至此,请陛下保重龙体”。朱友贞怒道:“朕真的想不明白,杨师厚久经沙场,能征惯战却被李存勖打得落花流水,将我梁国精锐之师损失殆尽,真的是该死”。皇甫麟回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杨太尉对朝廷尽心竭力,对陛下又有辅佐之功,请陛下看在杨太尉劳苦功高的份上,饶杨太尉一命”。朱友贞怒道:“功是功,过是过,何况他这次一败涂地,让梁国颜面扫地,真是罪该万死,功过岂能相抵?朕尤其一想到30万精锐无一生还,朕就意难平,恨不得将杨师厚碎尸万段”。皇甫麟问道:“陛下难道真的要将杨太尉处死不成吗?”朱友贞反问道:“他犯了如此大的过错,处死他难道不应该吗?”

突然太监总管钟阳进来言道:“杨太尉和他女儿杨婉儿在殿外求见陛下”。朱友贞回道:“让他们进来吧”。钟阳喊道:“陛下有旨,宣杨师厚,杨婉儿进殿”。

只见杨师厚父女背着藤条缓缓走入大殿,杨师厚面色苍老,走路也是颤颤巍巍的,这一切朱友贞看在眼里心酸不已。

杨师厚和婉儿跪下言道:“罪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朱友贞回道:“爱卿平身吧!”杨师厚还是跪着一动不动,朱友贞不解问道:“爱卿,你为何不起?”杨师厚回道:“罪臣自知罪孽深重,特来向陛下负荆请罪”。朱友贞说道:“爱卿,你又何罪之有呢?”杨师厚回道:“罪臣不听陛下忠告,刚愎自用,致使几乎全军覆灭,罪臣万死不足以抵其罪,请陛下治罪”。

朱友贞说道:“按理说太尉你跟随先皇南征北战,打过多少仗,这次为何败得如此彻底呢?还是李存勖是神兵天助?朕真是冥思苦想亦不能通”。杨师厚回道:“是罪臣愚昧无知,求战心切,中了李存勖的埋伏”。朱友贞说道:“朕怎么听说是袁昌翼出的奸计?”杨师厚回道:“袁昌翼是在李存勖营中,出没有出奸计,罪臣就不得而知了”。朱友贞怒道:“朕悔恨交加,当初为何没有杀了袁昌翼?果然是放虎归山,后患无穷”。杨师厚回道:“都是罪臣无能,才会酿成大败,罪臣愿一死来祭奠死去的将士亡灵,也来平息陛下的心头之怒”。朱友贞言道:“此事不急,朕还听说是若不是袁昌翼放你一马,你可能就命丧黄沙了,有没有这回事?”杨师厚答道:“确有其事”。

朱友贞大怒道:“你身为堂堂大梁太尉,被人打得披头散发,狼狈不堪,和当年败走华容道的曹操有何不同?你真是丢尽了我大梁的颜面”。杨师厚回道:“罪臣也是无地自容,羞愧难当”。朱友贞说道:“既然如此,你为何不自裁?还有何脸面再回来?”杨师厚回道:“罪臣厚颜无耻回来,只是想当面给陛下您一个交代,罪臣生是梁国的人,死也是梁国的鬼,即使今日陛下将罪臣凌迟处死,罪臣也无怨无悔”。

朱友贞见杨师厚认罪的态度如此诚恳,急忙宽慰道:“太尉对朕忠心耿耿,朕是知道的。当年若不是太尉鼎力相助,朕离这个皇位恐怕有十万八千里之遥,太尉对朕的大恩大德,朕心中有数”。杨师厚回道:“罪臣不敢居功”。朱友贞说道:“太尉也不必自谦,可你这次实在是难辞其罪,满朝文武更是对你口诛笔伐,朕也不能公然徇私包庇”。杨师厚回道:“罪臣不求宽恕,只求陛下秉公执法,以堵住这悠悠之口,还朝廷一片清明”。朱友贞回道:“但话又说回来了,你对我大梁也算呕心沥血,尽心竭力,那就功过相抵,你回府先养好身体再说”。杨师厚回道:“陛下之言,让罪臣更加无地自容”。朱友贞说道:“你养好身体,再一雪前耻,扬我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