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木匠1986

一度向右

首页 >> 大山木匠1986 >> 大山木匠1986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十六章:穿梭 (2/2)

上一页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换源:

上涨,他依然还是要用到三舅。

过程不同,结果却不会变化。

最多是他多了三舅这么个热心肠的长辈,后面发展的木制品行业,多了个人脉。

属于额外之喜。

“烈烈,你二姨家今天来家了,给拿了梨瓜(产自于陇东的一种香瓜,或许就是老品种的香瓜,很甜,形如小南瓜,颜色也很相似,吃起来味道很甜,比现代市面上卖的好吃很多倍。),你洗完了过来吃。”

“好唻。”

杨烈快速冲完,擦干身子。

庆城这边一直缺水,农村自然也没有什么下水道铺设。

人们用的厕所都是旱厕,当然也就不会有洗澡间。

所以这边的人们所谓洗澡,就是打一盆水,擦洗身上便可。

气候干燥,除了夏季很热的时候,人们身上一般不会出汗,所以比较好冲洗。

再说,水太贵了,需要从几里路远挑回来,所以更是舍不得用来洗澡。

就连每天早晨起来洗脸,都是大人洗了孩子洗,根本不会洗一个人,换一盆水。

这种情况,不止是80年代,即使到了新世纪,也没有改变多少,天然因素限制,人力毕竟有局限。

洗完来到西厢房,父亲还是靠着炕角在听秦腔,这次好像变成了《劈山救母》,大概讲的就是后面被拍成电视剧和动画片的沉香救母,也就是宝莲灯的故事。

母亲坐在炕沿上纳鞋底。

杨烈记忆中的母亲,永远都纳不完的鞋底。

家里五六口人,一人每年需要两双单鞋,一双棉鞋,那加起来就是接近二十双。

四十只鞋底。

需要一只只粘好,烘干,然后再一阵阵用麻绳纳起来。

这年代的布都是老布,薄了的话,鞋底很容易磨穿,太厚实,针就过不去。

每一针都需要先用锥子钻个眼,将麻绳穿过去,再锥眼,再穿……

做起来速度相当慢。

可以说,很多陇东女人的一生,就是麻绳穿梭中度过的。

本章完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