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太子监国,我不想北狩!

就是这么拖...

首页 >> 宋末:太子监国,我不想北狩! >> 宋末:太子监国,我不想北狩!最新章节(目录)

41,赵桓:蔡京,童贯,你们可真是我大宋的好臣子啊!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若禁军堪用,区区变乱旦夕可平,何忧之有?若是区区变乱亦不能镇压,四十万禁军无异于形同虚设,此时不彻查,更待何时?”赵桓喝问道。

“陛下!”蔡京跪向赵佶,把官帽摘下放置地上,道:“臣无德,致有东宫指责,不敢恋栈,请乞骸骨,以平东宫之怒。”

高俅随之跪下,道:“臣与东宫结怨,致有今日苦苦逼迫,虽不忍弃陛下而去,亦不敢留,请辞。”

赵桓来势汹汹,表现出不把禁军烂盖子揭开绝不甘心的态度,让他们十分惶恐。

他们知道不能于此事多说,再多说,怕是禁军这个烂盖子再也遮掩不住。

于是,只能请辞以堵太子之口。

赵桓却不轻易放过,只要穷追猛打。

于是,赵桓跪下,道:“父皇,儿臣只为赵氏天下计,绝非针对一人。

请父皇下旨检点禁军,若缺额不足五成,儿臣甘愿自去储君之位,以为赔罪!”

“殿下慎言!”滕和出列道:“储君之位,事关国本稳固,如何能够轻言自去?”

“陛下。”滕和转向赵佶,道:“此事追根究底,不过禁军管教不严,有军健擅离滋扰民间,只需惩治相关,不必牵连重臣与太子。”

“腾卿所言在理。”赵佶微微颌首。

许是蔡京高俅的悲情牌起了作用,赵佶又道:“都起来吧,莫要失了各自体统,亦不可轻言自去,动摇朝纲。”

“父皇!”赵桓不为所动,道:“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然天下人失天下,不过换个皇族,仍旧逍遥。

然赵氏失天下,我父子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目下,禁军诸军糜烂,天下堪危,不可不察。

不严加整治,祸起时,悔之晚矣!”

“太子殿下。”童贯道:“天下安泰,人心安定,殿下不必杞人忧天,更无需危言耸听。”

“童贯,禁军乃国之干城,糜烂至此,如何说是杞人忧天?”

赵桓直勾勾地盯着童贯,历喝道:“是否危言耸听,只需详细检点,真伪立辩!”

童贯不看赵桓,只对赵佶道:“陛下,臣久惯战争,胜多败少,全赖禁军上下骁勇敢战。

如今东宫为小人蒙蔽,轻信流言便胡乱指责,实在不妥。

臣请斩滋扰民间并惑乱太子之军健,以平息事端。”

“童贯!”赵桓厉喝道:“禁军之烂,古今罕见,此还是京畿,天下首府。

河北承平日久,且山高皇帝远,禁军怕是十不存一。

尔欲行灭辽事,意图封王,京畿禁军不堪用,河北诸军不能用,如何灭辽,如何封王?”

“殿下拳拳忧国之心可鉴。然年轻气盛,易为小人蒙蔽,冲动在所难免。

只是彻查之下,定然军心动摇,士气低落,若生变端,怕是不好收拾。”

童贯连消代打,化解了赵桓的诘问。

不但如此,更加隐含威胁。

潜台词便是,若是一意孤行彻查到底,相关人员为了自保,说不得要自导自演军变出来。

到时候,吃亏的还不一定是谁。

权臣之嚣张,实际已经威胁到了皇权。

赵桓却不怕。

彻查禁军的请求,是突然提出来的,毫无准备之下,能够组织多少人?

且军变可是以谋反论。

贪腐大概率流放,亦可能降职,保命无虞。

谋反妥妥地杀全家。

权衡厉害,能够有多少人附从,实在值得怀疑。

所以,赵桓冷笑,道:“涉及彻查,不是民变便是军变,尔等只会吓唬本宫乎?

国家厚养军兵百六十年,岂容宵小挑拨……”

“陛下,臣弹劾太子。”一言官出列,道:“太子为小人蒙蔽,无端攻讦朝中重臣,无储君端庄。

向日,陛下责罚东宫禁足三日,然太子置诏令于不顾,仍然浪荡市井,实乃无父无君至极。

且其泥浆打滚,全不顾储君体统,无为君之相。

因些微琐事,东宫擅杀有功军士,端的残暴无比,无仁慈之心……

为国家将来计,臣请陛下降旨训斥,再遣良师善加教导。”

吧啦吧啦,一通喷。

其目的,当然不是要废了储君,而是转移火力罢了。

赵桓岂能让他们如愿,道:“父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儿臣不作辩解。

只求父皇彻查禁军上下,严加整顿,以保我赵氏江山不失。

如此没了储君之位,也好过沦为阶下囚,吃那亡国之君耻辱。”

“殿下慎言!”滕和道:“陛下,区区泼皮威胁太子,事情简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