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演义录

江木宁

首页 >> 帝王演义录 >> 帝王演义录最新章节(目录)

第3章:禹王的夏和商汤崛起 (1/4)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第12集禹王和他的夏

先来说个我小时候的事。

那应该是97或者98年的时候,我应该是小学1/2年级的时候,我们村里的村民集资在村口的山上建了一座庙。

那时候不得了啊,90年代能盖上庙那是相当了不得的事情。

于是在庙里开光给信徒上香的那天,十里八村的人都来了,人山人海。还有花灯、表演。我一个表姐就去开光的现场表演过类似花鼓戏,那时候还拿了一笔巨款演出费,好像有二三十块钱。那时候一个小孩能够有23十块钱那是不得了的收入。

庙开光后就一直有人上香祭拜。到现在过年过节也有人去上香祭拜,现在我们村里做生意的多了起来,他们出门在外,家里的老人经常去庙里做法事为外出的家人祈福,我们家老人也不例外。

不过那时候我也小,根本不知道庙里供的是什么菩萨,一直以为是佛祖。

后来我才知道,人家供的是禹王,还有文曲星、武曲星之类的,都是道家的仙长。

那时候我还好奇,为啥要供大禹呢?

这法力比他高的神仙海了去了啊!太上老君之类的仙祖级别的人物一抓一大把。

后来我才发现,原来不是我们村一家,我们那片基本上只要是个庙,十有八九供的就是禹王。

去年我丈母娘家又有一个新庙开光,供的还是禹王。

这前后可相差二十几年了。

不过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为啥要供禹王。

毕竟我们这的人求财、求子、求平安好像都找他。但是咱们传统里求财拜财神,文财神赵公明、武财神关二爷,求子拜观音菩萨,求平安倒是哪尊大神都可以。

不过这禹王庙似乎什么功能都可以,是个全能战士,这让我有点匪夷所思。

那让我们今天就来听听关于小学就认识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大禹的故事吧!

禹,姓姒,名文命,字密。史称帝禹,或者禹王。

禹是贵族出生,传说他的老祖宗是黄帝,爷爷是颛顼,老爸是颛顼的儿子鲧。

所以禹也可以说是皇三代,正儿八百的皇族。

不过传说他老爸鲧在和舜争夺部落首领的时候失败,后来又因为治水不力然后就被舜给杀了,死在了羽山。

不过舜没有斩草除根,反而重用了鲧的儿子,也就是我们的禹,让他治水。杀其父用其子,舜的贤德确实可见一斑。

而我们的禹没让舜失望,治理好了洪水,让百姓过上了太平日子,同时他也获得了巨大的威望。

过了许多年,舜禅让了首领的位置给禹,禹正式成为了华夏族的首领。

禹成为了首领后,开始了他的统治时期。

禹的统治就没有尧和舜那么长了。

不过他统治时期确立了华夏民族很重要的几个象征。

一个是九州,一个是九鼎。

九州我想大家都很熟悉了,不过不是之前很火的那个什么九州缥缈录、九州回忆录,九州天空城那个九州,而是将中原地区划分为九个区域进行管理的行政制度。

传说分别是冀州、兖州、豫州、雍州、扬州、荆州、并州、青州和幽州。

分划九州让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更高效。让华夏部落第一次出现了国家这个意识形态的东西。

话说,本来禹当首领,很多诸侯都是不服气的,不过禹很会自我批评。他建立夏之后再涂山,召开了诸侯大会,批评自己的不足,让手下的诸侯非常的服气。

除了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次开会的时候有一个部落的首领迟到了。这个部落叫防风氏。

这可不是一般的部落,这个部落都是巨人,身高高达三丈三尺高。一丈大概3.3米,一尺大概33厘米,这防风氏的族人每个都大概十几米高,是名副其实的巨人。

不过就算这样的巨人,大禹说杀就杀了。这防风氏可谓是天朝历史上第一个因为开会迟到被领导处死的倒霉蛋了。

就这样,天下诸侯确认了禹首领的位置。应该是被他的自我批评的高素质折服了,所以才臣服在了大禹的脚下。

涂山大会之后,天下诸侯就给禹进贡金,也就是那个时候的青铜。

禹用这些青铜打造了九个巨大的鼎,史称九鼎。这九个鼎就以九州来命名,上面刻满了九州的风土人情和飞禽走兽,花鸟鱼从。

不过也有热说,扯淡,九鼎不是九个鼎,就是一个鼎。只是名字叫九鼎,因为上面有九州的风土人情所以叫九鼎。

到底是几个,咱们反正也看不见了。

不过,关于九鼎的故事那就多了去了。最著名的就是秦武王举鼎而亡的故事。

传说这九鼎铸造好后就是王权的象征,从夏到商、再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