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演义录

江木宁

首页 >> 帝王演义录 >> 帝王演义录最新章节(目录)

第30章:虎狼大秦16变法2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或许你会很奇怪,儒家学派什么时候影响到了秦国了?

这一切还得托我们的战国老霸主魏文侯的福。

魏文侯当年率领魏国的军队横扫秦国,在吴起的帮助下全面占领了秦国的河西地区。

占领之后就是要统治,那怎么统治呢?魏文侯犯了难。

因为秦国人都是好勇斗狠的狠人,对这种人一般情况是很难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归顺的,但是秦国人也是有弱点的。

秦国人的弱点就是向往东方文化。

因为秦国长期被中原文化抛弃,所以秦国人一直被称为化外之人。无论是史记还是资治通鉴,对秦国的轻蔑也是随处可见的。比如他们称秦穆公都是同样的称秦缪公。

无论中原文化怎么抛弃秦国,东方文化就像是秦人眼中的女神,那是身不能只,心向往之。

魏文侯就是瞄准了这个秦人的弱点,对症下药。

他从鲁国找来了一个重量级人物子夏,魏文侯拜子夏当了老师,也算是给足了子夏老爷子面子。

子夏是谁?

子夏,姬姓,卜氏,名商,字子夏,尊称卜子(夏),南阳温邑(今河南温县黄庄镇卜杨门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孔门十哲之一。

性格阴郁勇武,好与贤己者处。求学于孔子,以“文学”著称,名列孔门七十二贤人,曾为莒父宰。提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主张“做官取信于民,然后才能使民效劳”。

子夏不像颜回、曾参一样严守孔子之道,而是一位具有独创颇有经世倾向的思想家。不再关注“克己复礼”,而是与时俱进的当世之政,提出一套延展儒家正统政治观点的政治及历史理论。

是魏文侯极力推崇的当世大儒,是当时儒家里面最有影响力的人,德高望重。魏文侯本来是想请子夏亲自来河西讲学的,无奈子夏年事已高,而且因为自己白发人送黑发人哭瞎了眼睛,他派了自己的弟子公羊高和谷梁赤还有其他几个弟子去了魏国。

这些都是当时世人眼中很有能力的人。

不过魏文侯不死心啊,他要请的一定得是子夏,因为子夏是当时儒家学派的灵魂人物,所以他才拜他为师。

子夏也是觉得太有面子了,在天朝历史上,他是第一个真正成为国君老师的儒生,即后世所谓帝王师也。这个成就连孔老夫子都没有得到过,子夏于是来到了魏国。

他来到魏国是很有代表性的,他代表着当时的华夏文化重点转移到了魏国,转移到了河西,他对中原地区的各个国家都影响甚大,特别是秦国。

秦国现在一伸手就能触碰到华夏文化的核心,秦国的读书人那真是嗨爆了,儒学也就在秦国开始盛行起来,各个城市都出现了讲学的学堂和学究。

不过在卫鞅看来,这些东西都是些没用的鬼玩样,要是他们有用,那周天子至于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吗?

而且这些人老是散播一些言论,蛊惑人心。所以卫鞅要整的就是他们。

卫鞅对于这些读书人,坑儒他是肯定不会干的,秦始皇也一样,其实他也没干过。

不过论焚书,他可是比始皇帝早了一百多年。

他不但整顿了这些读书人,他还彻底的整顿了秦国农村的娱乐活动,他觉得这些活动会损害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所以全部取缔。

为了让这些老百姓能够一心一意的种田,他对种田的农民给了一定的激励政策,比如对种田织布的农民中产量高的给与奖励,除了钱,还有免除徭役。

这是很有作用的,毕竟古代农民除了田赋还有徭役,现在只要种好田就能不用服徭役,那多好了,努力干活。

为了让这些农民在地里好好干活,卫鞅还想了一个损招。

作为农民,除了种田还有别的很多生存的方法,比如打猎,比如捕鱼,反正有手艺的农民基本不会饿死。

看到这种情况,卫鞅就下了一道法令。法令规定,不准渔猎。这下很多人瞎了,这玩样不按常理出牌啊,渔民也算是农民啊,虽然收入不稳定,但是大家有需求啊!

卫鞅可不管,你渔民打了鱼就是拿来卖的,我不许。于是大家只能好好种地了。

之后,卫鞅对之前的商人做了很多硬性的规定,首先规定商人不能倒卖粮食,谁倒卖谁完蛋。把粮食牢牢的控制在国家手里。

这条政策非常的有效,往后的秦国在一百多年间基本上都没有怎么闹过灾荒。即使是秦始皇时期也一样。

同时卫鞅还将李悝的《法经》在秦国推行。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