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我的团我的兵

重装坦克

首页 >> 亮剑之我的团我的兵 >> 亮剑之我的团我的兵最新章节(目录)

第41章 拿钱砸人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算算时间,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我军准备发动百团大战了。

这一战有利有弊,丁伟自己也说不清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不过,这样战略性决策不是自己现在能参与的。

自己能做的就是继续训练,然后等待战争打响时,新一团能对日军造成更大的破坏。

想明白这点,丁伟吩咐说:“既然是旅部的命令,我们就严格遵守。这段时间让同志们安心训练。

告诉他们,仗有他们打的时候。现在都认真训练,等到八九月份的时候会进行一场全团竞赛,谁要是表现不佳的话就不要怪我不讲情面了。”

张文松最怕是团长丁伟会不满这条军令,现在看团长服从军令。

他松了一口气。“我会将这条军令通知下去的。”

训练的事主要是基层军事干部负责,丁伟除了时常监督外,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怎样建起火药厂这件事上。

四下打听山西火药厂的情况。

生产制造黑火药的工厂有几家,但大部分都是在沦陷区内,主要也是为了制造烟花爆竹。

产量小不说,质量很糟糕。

唯一能生产制造黄色炸药的就2家,阎锡山控制的太原兵工厂分厂。

另外一家是在大同,主要是生产用于挖矿炸矿的工业炸药。

这两家都不可能将黄色炸药卖给八路。

唯一可行的就是自己生产。

通过地下党的帮忙,找到了阎锡山太原兵工厂技术人员的资料。

特务连连长刘俊假装商贩,潜入广元、乡宁几个镇,想尽办法接近技术人员,尤其是不得志的技术人员,旁敲侧问下摸清他们对兵工厂的态度,对我军的态度。

前后花了将近一个月,刘俊风尘仆仆地赶回邢家庄。

“团长,我摸过兵工厂那些技术人员的底。懂炸药技术当中,这个人是最有可能被我们招揽的。”

他将一个人的资料放在桌子上。

丁伟忙拿起来。

张恺!

早年留学日本,通过改进德国配方,不仅制出与黄色炸药相同威力的炸药,还将成本压缩到黄色炸药的四分之一。

“恺字炸药”也因此得名。

张恺也因此被阎锡山重用,出任火药厂厂长。

在新建一间火药厂时,张恺签订合同时未取得德国厂商的可靠保证,德国厂商直接跑路。

预付的一笔巨款无法追回,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就此张恺被阎锡山嫌弃,成为了边缘人。

蒋介石拨给第二战区的经费紧缺,阎锡山支付给张恺的工资报酬自然是一减再减。

张恺对现状是十分不满的。

丁伟忙问道:“他对我军的态度怎么样?”

刘俊摇摇头说:“态度一般,说不上喜欢也不讨厌。团长,我试探过了。想要拉拢此人,除非是给不错的报酬。不然他不会来的。”

丁伟听到,不觉得奇怪。

要是对我军有好感,早就投靠我军了。

只要他不讨厌我军就好。

就是那报酬的事不太好办啊!

我自己都是一个穷鬼,哪里有钱雇佣一個技术人员。

可现在一个大好的人才就在眼前,要是错过了,可就太可惜了。

先打听一下看看此人的报酬期望值是多少?

要是还在可接受范围内,自己想尽办法都要满足。

要是此人太贪得无厌的话,那……

丁伟只能拼着受罚的风险,也要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了。

“刘连长,你继续和这个人接触,看看他有什么要求。你也想办法给他多做工作,告诉他,我们会保障他的安全,不会让他上前线打仗的。每个月可以给他440元的工资。”

月薪440元,差不多是1940年西南联大、中央大学教授的薪水了。

不算低了。

多年开厂经验让丁伟十分明白,想要拉拢技术人才,尤其是从敌对手中挖墙角,不给一个丰厚的报酬是根本不可能的。

反正是法币,丁伟决定直接拿钱砸人了。

等将人拉拢进来,到时候上了我丁伟的贼船,想下船哪里有那么容易。

刘俊惊愕地说:“440元的工资,团长这……太高了吧!”

物价连年上涨,但是1940年年中,法币还没有贬值到离谱的地步。

真正暴跌是1941年底,1942年年初开始的。

“放心。我心里有数。你这样拉拢他就行了。剩下的事我来负责,就算首长怪起来我一力承担。”

团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