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之我的团我的兵

重装坦克

首页 >> 亮剑之我的团我的兵 >> 亮剑之我的团我的兵最新章节(目录)

第23章 开荒种地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丁伟听到张文松的询问。

他沉思了一会儿说。

“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你能组织一下民兵,开荒种田,尽可能地提供粮食和蔬菜,保障新一团的粮食供给。”

马上就要进入我军三年困难时期了。

到时候吃的穿的用的都成了严重问题。

尤其是1942年河南那场大旱灾,更是造成数百万百姓的牺牲。

丁伟想要改变这一场灾难,哪怕多救活一点百姓也好。

听到丁伟的话,张文松很是惊讶。

他想过丁伟会让他不要插手团里军事上的事,也想过丁伟会让他主抓团里生活上的事。

例如新兵思想教育,或者是协同他管理好团里的纪律。

但是他是真的没有想过丁伟是让他组织民兵去种地的。

这也不能说不重要。

但是有种被轻视,被羞辱的感觉。

想我堂堂一个团政委,竟然去监督种地,这不是大材小用?

看到刚才还带着笑容的张文松神情暗了下来,似乎还要起身走人的样子。

丁伟忙解释说:“张政委不要觉得粮食不重要,新一团击溃了坂田联队,炸死了坂田大佐。我又带着新一团歼灭了伪军骑兵营,虎亭据点,日军一定视新一团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到时候日军派一个大队,甚至一个联队都是有可能的。日军重压下,我们还能安心种地养军吗?到时忙着打仗,忙着转移,粮食从那里来?”

“这……”被丁伟这样一反问,张文松哑口无言。

丁伟语气加重,严肃地说道。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现在不抓紧时间种植收获,囤积粮食,等真正到了那一天,就真的麻烦了。主席说过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张政委,粮食是三军重中之重,千万不能轻视。”

张文松看到丁伟如此认真,他忙站起来敬礼道歉。

“受教了,丁团长。我太短视了,日后定要好好向你学习。”

丁伟满意张文松的知错能改的态度。

不怕你犯错,就怕你一身牛脾气。

一副不撞南山不回头的态度。

这样两个人一起工作,那就麻烦了。

幸好这个张文松还是肯听劝的。

丁伟点头说:“说不上学习,大家共勉之。张政委,这粮食种植生产的事就拜托你了,一定要用心。”

“丁团长你放心,我今后定然会狠抓粮食种植生产的。”

丁伟拉着张文松传授经验说。

“那就好。我跟你说,我对种植还是有一点心的。

这种植啊。首先要选好适合种植的庄稼。像山西多山地少耕地。什么水稻小麦就不要指望了。小米的产量又不高。我们要多种土豆、玉米这些耐干旱,又容易保存的食物。

尤其是土豆,适合当主食,又不挑地方,院子里可以种,山坡上也可以种。一定要多种植。”

丁伟想要的是新一团起個头,只要收获丰收。

相信首长们定然会做出正确选择。

只有靠着党中央的力量,才能在短时间内推广土豆的种植。

张文松听到,带着疑惑问道:“丁团长,什么是土豆?”

中国有一些地方已经开始种植土豆,只是还没有推广开来。山西大部分地区种植的是玉米和粟,即小米。

丁伟愣了一下。

难道到现在土豆都还没有推广开来?

他想了想说:“学名好像叫马铃薯,就是类似地瓜的食物。你打听一下,应该能打听出来的。”

“好,我会调查清楚的。”张文松将土豆记了下来。

丁伟叮嘱说:“种植的时候需要对土豆、玉米等品种进行引进和筛选培育。

苏联种植土豆多年,对土豆的种植应该熟悉,可以上报中央,请人去苏联引进土豆,了解熟悉土豆的种植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土豆的产量。

当然要是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去美国购买优良的土豆种子,带回来培养种植。”

抗战时期,中共和苏联的联系一直没有断过。

中共的一些高级军官在苏联军校进修过,还有一些受伤的将领也在苏联接受过治疗。

指望苏联大量的武器支援是不可能,但是让苏联提供土豆种子,还有普通的种植技术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小米是养生。

但现在中国更需要的是能让大家都吃饱肚子,不饿死的高产粮食。

张文松答应下来。“我明白。我会以团部的名义向旅部上报的。”

丁伟继续说道:“对了,还要多养鸡。喂猪太辛苦了,而且需要喂养的食物太多,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