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清记

小月娆

首页 >> 络清记 >> 络清记最新章节(目录)

第(36)章 中了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团建顺利结束,竞标市里项目的事情也要做最后的准备了。虽说络清帮已经实施过不少政务类的项目,但这几年一些新公司的涌进,也给络清帮带来了一些压力。不过,柳澌蕙说了,压力那就是动力。新公司越多,带来的新产品越多,本土企业学习的机会也越多。更何况,络清帮的硬件设施水平在甫岳市里是除了几家大的通讯运营商以外就没有可比的。有的时候,即便软件选用了其他厂家的产品,但本地部署外地备灾的要求,也注定了需要使用络清帮的资源。

说好了写方案带着傅十一的,戈小越也没食言,跟技术部招呼了把他临时拉到了项目组,项目组由戈小越作为组长,研发、技术、售后及文案各一个人,另外,戈小越还邀请了康老师做技术顾问,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讨论解决。一方面要求技术把产品的本地化做到最佳,符合使用习惯,另一方面,文本资料也要做到足够标准,才不会在竞标过程中失分。

康老师总说,就是喜欢和年轻人一起工作。戈小越每次说要去康老师那边找他的时候,他就总要自己过络清帮来,说是大侄女的公司自己平时都没什么机会来参观,有机会了就要多来。柳澌蕙自然也欢迎他来,每次就派车去他家里或是学校接他,连项目组开会讨论的时间也都避开康老师不在甫岳市的日子。

项目第一次讨论会,康老师来的时候,是柳澌蕙亲自去学校接的他。到了络清帮的产业园,康老师停在门口,把牌匾看了好久。忽就想起了自己和柳增年年轻时候的愿望。

“蕙蕙啊,你看现在真是条件好了,我跟你爸当年的想法都慢慢实现了!”康老师感慨到。

“技术发展的快,市里也支持,您二老的想法啊,都会慢慢实现的。”

待到了园区里,康老师又提议四处看看,看跟上次来的时候有什么变化。

“感觉机柜比之前多了嘛,区域也划分的更细了!”康老师在机房里仔细瞧着。

“是啊,需求大,以前的不够用了,这两年升级扩容了。而且也在做标准化,安全方面更好一些了,查起系统来也都方便。”柳澌蕙跟他说明着。

“好,真好。”

再到项目讨论的时候,康老师又谦虚起来,说是现在技术发展的太快了,国内发达的地区已经运用了很多新技术在政务服务类的软件上,说自己年纪大了,近两年出去考察也不多,已经快跟不上步伐了,说年轻人还是要多学习也要多出去看看,亲自看到和操作,跟在网上了解还是不一样的。至于项目方面,康老师就资料严谨程度再叮嘱了一番。

开标的时间一天天临近,按照康老师叮嘱的,标书材料戈小越逐页去检查,技术平台的模拟演示也一遍遍进行着,相信到时候不会有问题。在报价方面,柳澌蕙也在合理范围定下适合甫岳市的价格。这样应该就稳了。

开标的那一天,还有另外的两家公司也参与竞标。打眼望去,人家的资料都没有络清帮准备的资料厚实。演示环节里,傅十一配合戈小越演示的很顺利,模拟用的数据比较贴合甫岳市实际,也轻松解答了专家的几个问题。

“这次能中吗?”在等结果的时候,傅十一问戈小越。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招标会,就是跟着戈小越顺着工作人员指引的流程走,有时候还比较懵,好在戈小越比较熟悉流程,傅十一负责做好自己那份活儿就行。

“中不中,一会儿就知道了,我们做好就行。尽了人事,剩下的就听从命运的安排。”其实每次投标,戈小越多是这个心态。

工作人员召集供应商宣布结果的时候,傅十一老紧张了。仔细听了又看了打分排名,确认了得分最高的是有络清俩字,才高兴又小声的对戈小越说;“哥,中了中了。”戈小越点点头,也第一时间发信息向柳澌蕙汇报了这个好消息。

中了标签了合同,就该进行项目的施工了。网络信息化类的项目施工,让外人来看,还真是有点看不见摸不着的意思,没上线应用前,那广大群众可看不到。这不像是盖楼修路,什么进展走过路过都能瞅上几眼,评上几句。也所以,这软件系统里的项目实施,才更要充分调研、准确使用已有的物理层面的链路、网络、服务器等等,如果一应硬件设施达不到软件搭建需求,那么在前期做项目可行性分析的时候,就都要提出来并加以解决。

络清帮的机房是除了几家大的通信运营商外,承载本地政务类服务最多的机房,在此前的沟通中,一些负责本地规划的顾问专家等等,也都有意把络清帮纳入全市大的数字化建设架构中,这也是参考外地先进模式的一种尝试,柳澌蕙自然也要为下一步争取纳入大框架多做一些工作。

现下这个项目的实施,还是由之前的项目组按施工时间有序推进。进入顺利实施的阶段之后,具体工作就由项目组其他成员与甲方沟通来做,戈小越就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操心一下数据部的事情。

说起来,最近数据部的工作也比较多。春天进入旅游的旺季之后,什么网红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