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烬伪经

不透露名字的冯某

首页 >> 灰烬伪经 >> 灰烬伪经最新章节(目录)

第四章《与霍奇教授书》 (1/1)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换源:

尊敬的教授:

您好

已经许久未曾联系,不知您近来身体可好?

我近期正在和科考队进行一场特殊的冒险,我们正在尝试着接近灰烬平原上的那道极光,我知道,如果当面和您讲述我的冒险计划,您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阻止我,所以我只好不告而别。

自毕业以来已过三年,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在帝国南部的几座城市内工作谋生,刚毕业时我曾经踌躇满志,想要在南方的大都市内打拼出一片天地,就像新闻上常常看到的那样,去成为一名大企业家。

可惜三年的事实告诉我,我并没有这种经营的天赋,或者说,我并不擅长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于是在半年前,我辞去了身上的工作,加入了现在所在的超凡科考队

在加入科考队时,我也曾经与您进行通信,毕竟您是超凡研究方面的专家,能通过科考队的面试,很大程度上也是依托了您的名气。当时您在回信里向我提及,自大崩坏以来,超凡研究领域已经发生了大规模的倒退,联邦时期的几个超凡都市都在大崩坏中失去了联系,而聚集在南方的城邦们为了自保,放弃了原有的联邦架构,缔造起了结构更加紧密的帝国,当时在前线抵御崩坏的诺顿元帅临危登基,整合了几大城邦的领导团体组建了第一批帝国议会。但是很可惜,现在帝国所统治的地区在联邦中承担的更多是科技研发与商业流动的责任,传统派的超凡者们并不重视甚至是有意打压南方超凡势力的发展,因此帝国虽然压制住了边界的崩坏侵蚀,却没有能力重构原有的超凡体系,只能由老师您和其他几位学者几乎是从无到有地去复原超凡学科。

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在协助科考队的领导整理文献,在那时,我看到了大学期间,您曾经在大学时期向我们讲解过的,塞西大师的一枚日记拓片,按照拓片记载,塞西大师当时正准备前往“文明三墙”之外,并在路途中对“暗蚀”现象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可惜大崩坏以来,我们已经很难再前往“文明三墙”所在的灰烬平原,自然无法获取测试“暗蚀”现象所需要的研究材料。不过据我所知,大崩坏似乎与当年塞西大师记录的“暗蚀”现象并不相同。

在学校的时候,您曾经在课堂上讲过,大崩坏初期,曾经有学者在崩坏地区边缘进行过测试,崩坏似乎并不是一种暗能量的腐蚀活动,而且一种类似于时空震动的空间结构破坏,被崩坏影响到的区域,时空会变为一种不连续的结构,而且即使是现在可以依靠现实稳定装置消解一定的影响,但也仅仅是能够开拓出一条向外延伸的道路,不知道为什么,越是接近记录中的城市位置,所覆盖的崩坏影响也越严重,以至于现实稳定装置开发三十年来,我们仍未能完整的恢复任何一座原有城市的结构。

扯远了,让我们把话题回到这次探索本身,不知您有没有听闻,一个星期以前,一只先遣小队已经接近了位于灰烬平原边缘的、原名似乎是叫做海文堡的地方,研究院内部正在探讨是否有必要先行恢复海文堡地区的时空结构,并以此为锚点,开始尝试逐步收复原联邦领地,同时,拓荒者军团也会驻扎在海文堡地区,并开始尝试向“文明三墙”所在的方向进行探索,争取尽快确认文明三墙的状态,毕竟崩坏已经足够要命了,最好还是不要让“暗蚀”也参与进来。

不知道您记得当年开学第一课上,您曾经问我们,如果未来成为了一名超凡探索者,最希望能够进行的研究是什么,当时的我刚刚看完了那部《废土边缘》,为那句“穿越时空的枷锁,跋涉过文明的尽头,背靠着灰白的沙地,沐浴在世界末日的极光之下”而深深折服,所以在同学们的笑声里,我回答道:“我要穿过崩坏的笼罩,去见证灰烬平原的极光。”

前些日子研究院开始征集开拓志愿者的时候,我没有太过犹豫,直接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作为您的学生,上层基本上没有做太多考核就通过了我的探索申请,在临行之前,我觉得还是写一封信向您道别,或许下次您再听到我的消息时,就是在《超凡》杂志的头版头条,大字的写着“伟大学者伦佐·罗林斯的惊人发现”,封面图是我站在灰烬平原的沙地里,身后是垂落下来的绚丽极光。

再会了老师,祝您的身体仍然健康,也祝我自己开拓顺利,终有一日,我们会在学术的顶峰再会,希望彼时能够再向您讨教。

您的学生

伦佐·罗林斯

本章完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