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兰若寺开始登顶万界

温湛

首页 >> 从兰若寺开始登顶万界 >> 从兰若寺开始登顶万界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十三章 放下屠刀 (1/3)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青龙会的喊话从四面八方传来,传遍全城,回音缭绕,好似已经将婺州城团团包围。

但周邦昌和蛋生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先不说北面的婺水有朝廷水师不分昼夜地巡逻,就是东面的兰若寺地界,青龙会敢大规模地出动人手,早被姥姥拉进去扒皮抽筋喝血了。

蛋生和尚掐了个法决,耳朵微微一动,轻声道:“小僧听出来了,那人其实是在四方快速游走,说一个字便换一个方位,速度太快,以至于好像四面八方都是。”

方丈显然也听得出来,对方每说一个字,虚影便随即转向一个方位,最后将目光停留在南方,精准看破对方的虚张声势。

“上一次贫僧听见类似的话,还是大周武皇帝率领大军兵临婺州之时,可贫僧不知,这大周武皇帝之位何时轮到你们龙首坐上去了?”

当今天下,唐承汉统,却在三代皇帝之时,禅位于皇后武曌,改国号为周。

唐太子李贤出逃蜀中,在南方聚集起拥唐势力,北上讨伐。

双方不分胜负,最终二分天下,划江而治。

武周占据江北。

李唐占据江南。

其后双方互有征伐,也互有胜负,都不能一锤定音般地彻底消灭对方,因此,双方表面签订和约,背过身来就各自扩张地盘,积蓄实力。

武周向北开拓,主要是针对辽国和金国。

李唐则向南开拓,主要针对苗疆和南越国。

双方同时还互派秘密势力拖对方的后腿。

比如这个青龙会,就很值得怀疑。

青龙会下辖十二个分舵,三个在南越,四个在苗疆,五个在李唐境内。

看分舵排布,怎么看都是南方势力。

然而他们的总舵,却设在武周的都城,神都洛阳。

一个江南势力的总舵,设在江北河南尹地界,就很离谱。

假如青龙会是武周麾下的秘密势力,那就很合理了。

虽然青龙会从来没有承认过,也没有露出什么马脚,但南方的大小帮派,无论白道黑道基本都不愿意和青龙会来往。

方丈如今问出这话,既是试探,也是压制对方气焰。

当年大周武皇帝,御驾出征,名将如云,悍卒如雨,十万精锐武者大军,号称三十万,冲破长江防线。

金陵,苏州,余杭等地俱都一战而下,兵锋所向无敌,一路打到婺州城下,眼看就要占据整个江东,最终还是被阻在了婺州城外,又被荆楚之地及时赶来的李唐援军反推了回去。

当年那种情况,东南局势险些倾覆,万佛寺都挺过来了,何况你这小小青龙会?

青龙会之人应道:“正是武皇帝生辰将至,万象神宫将成,儒经道藏皆备,唯独缺一佛宝,方丈若能献出佛骨舍利,以为贺礼,那便造福众生了!”

此话一出,众人哗然,意味着青龙会是武周麾下势力的猜想,彻底坐实了。

昭闻长老的脸上泛起冷笑。

“当年武周大军攻打婺州城,杀我城中军民数万人,此仇此恨距今,不过二十年,尚未到忘却的时候,当年在鲜血中沐浴的稚童已成壮年,当年刀兵加身的军民仍未离世。

“青龙会,惹错对象了!”

果然,他的话音刚落,城中百姓便同仇敌忾地叫喊起来。

“武周的鹰犬爪牙!我等誓杀之!”

“想抢我们婺州的佛宝当贺礼!门都没有!”

“不如砍下你们青龙会所有人的狗头,做成京观,给你们武娘娘作贺礼吧!”

不出意外的话,今日过后,李唐境内的大小帮派势力都将会对青龙会发布绝杀令,李唐朝廷也会发布相应的通缉令以及派出武德司下的武德卫配合剿灭。

周邦昌觉得很奇怪,青龙会这么高调地出场,先不说他们能不能打得过万佛寺,能不能抢走佛骨舍利,就算他们真的把佛骨舍利抢走了,换来的却是分舵全灭,多年经营,一朝丧尽。

这值得吗?

就算是一棍子买卖,打完就全体跑路,那也应该选择南方最珍贵的佛门宝物才对。

佛骨舍利虽然珍贵,却不是南方佛门最顶级的宝物,除了自带佛光,佛力汹涌之外,几乎没啥用处,你想借助它修炼,也是要成真佛才行,不然就等着心魔丛生吧。

相反的,普陀山的慈航静斋中有一剑截天的《慈航剑典》,净念禅院中则存有观世音菩萨的【羊脂玉净瓶】;

九华山的九环阁中有勾连地脉的《连山归藏》;

天台山的白云禅院有灵吉菩萨的【飞龙宝杖】和【定风珠】。

哪一项都比佛骨舍利更好用,也更不容易反噬。

好吧,只能解释为武曌想起当初的惨败,气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