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长孝版大隋王朝

朱长孝

首页 >> 朱长孝版大隋王朝 >> 朱长孝版大隋王朝最新章节(目录)

145:金光门叛将遭极刑,汾阳宫忠臣进死谏 (2/3)

上一页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

话音未落,隋炀帝扫视一眼旁边众使者,忽然问道:“高句丽使者何在?”

虞世基答道:“回禀陛下,高句丽并没有派使者朝贡。”

唯独不见高句丽使者,大喜的日子,隋炀帝暗压心火,遂问道:“三征辽东之时,高句丽求和,已愿纳贡称臣,大丈夫一言九鼎,为何胆敢不来使节?”

虞世基道:“自从高句丽臣服之后,杳无音信,既无使者,也无朝贡。”

隋炀帝顿时怒由心生,当着文武百官、各国使节的面,隋炀帝言道:“朕三征高句丽,平定辽东,收复乐浪,威加海内。如今高句丽为大隋藩属国,翻脸不认账,既不称臣,也不纳贡,欺君罔上,岂有此理?”

此言一出,百官瞠目结实,使节惊讶万分,老臣苏威赶忙言道:“陛下暂熄雷霆之怒,高句丽远在边陲,未经教化,言而无信,轻而无礼,在所难免,我堂堂大隋若处处与之计较,反而得不偿失。”

此时的大隋根本不缺高句丽的进贡,只是隋炀帝觉得没有脸面,杨广看了看众人表情,目光尖锐,说道:“朕欲再征高句丽。”

隋炀帝复议东征高句丽,苏威、宇文述、裴蕴、虞世基四人低头不语,其他文武官员更是一言不发,至今内乱丛生,早已无人想再征高句丽。

看朝堂百官无人敢言,更无人建言献策,隋炀帝问道:“诸位爱卿,各位使节,朕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唯有高句丽出尔反尔,出兵讨伐难道不对么?”

众人依旧无人敢言,都以沉默的方式来抵触,越是抵触隋炀帝越无耐心,又说道:“传旨各道,征召兵役,准备大业十一年开春东征。”言罢,隋炀帝拂袖而去。

万国朝会尴尬而散,隋炀帝杨广回到宁安殿,自己独卧寝阁,怀抱宝剑,独处不语。萧皇后看杨广心情不悦,只得坐在外屋默默无言,陈贵人看到皇后心事,便问道:“皇后何事烦心,如此愁容满面?”

萧皇后道:“万国朝会,皇上又提东征高句丽,只恐这天下真要大乱了。”

“难道陛下想四征高句丽?”陈贵人问。

萧皇后点了点头,陈贵人又问:“苏威、宇文述这些辅弼重臣,难道不曾规劝皇上?”

“皇上如同着魔一般,好大喜功,一心想征高句丽,而今百姓不堪重负,揭竿而起,再征高丽,只恐祸乱会越闹越大。”

萧皇后、陈贵人正在闲聊,忽听皇上长叹一声,捶胸叫苦。萧珺起身过去,见隋炀帝仰面发呆,萧皇后坐到床边,抚慰道:“陛下何必如此为难自己,高句丽已交出斛斯政,归还乐浪郡,何必还与那高句丽过不去。”

“朕欲征高句丽,满朝文武,无人献策,谁知朕心?”隋炀帝正扪心自问,忽然想到一人,问道:“张衡现在何处?”

萧皇后道:“张衡自从免官,一直居于河东。”

“张衡最知朕心,若在朕身边,定有东征良策。”隋炀帝道。

萧珺担心杨广急于开战,想引开炀帝东征的欲念,便进言道:“皇上既然思念张衡,不如巡游汾阳宫,去看望臣子,一来算是故友重逢,二来当下也不是东征的季节,正好延缓些日子。”

隋炀帝听了,心情大畅,言道:“知朕者皇后也,满腹惆怅顷刻散去。”

过了几日,隋炀帝传旨起驾汾阳宫,金锣伞盖,旌旗蔽日,后宫侍驾,百官随行,车马仪仗,遥相呼应。这才是:

一路北行入河东,故交重见汾阳宫。

忠臣自是忠言谏,今非昔比已不同。

长话短说,隋炀帝御驾到了汾阳宫,首先传旨召见张衡。张衡来到宫舍御花园,正遇皇上、皇后二人品茶叙聊。二圣全着素装,全然不见往日龙凤光华。

张衡快步走到近前,拜见了二圣。多年不见,隋炀帝颇为大方,邀张衡入座,共品香茗,几碟点心,摆放桌上。隋炀帝言道:“你与朕有数年未见,朕东征西讨,无时不曾牵挂。”

“张衡一介草民,能得陛下垂青,已是感恩不尽。”

隋炀帝道:“你当年有佐命之功,朕这次召见你,是要重新启用,让你再立功业。”

张衡赶紧起身,撩袍跪倒:“鞍前马后,万死不辞!”

隋炀帝大喜,扶起张衡,说道:“上月万国来朝,唯有高句丽不称臣,不纳贡,无视天朝,朕欲再征高句丽,委托你军政大权。”

看着隋炀帝志在必夺,而张衡却愣了片刻,才抱拳言道:“陛下文治武功,赛秦皇、胜汉武,何必为小小高句丽,牵肠挂肚,穷兵黩武?”

一听张衡劝谏,隋炀帝脸色一落,顿时无光,萧皇后见杨广情绪不对,看着张衡轻轻摇头,让他少说谏言。

偏偏张衡对杨广是忠心耿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丝毫不怕因进谏而杀头。张衡二次跪倒,作揖奏道:“陛下,忠言逆耳,容臣禀告,如今赋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