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国开始的诸天轮回

两力二行

首页 >> 从三国开始的诸天轮回 >> 从三国开始的诸天轮回最新章节(目录)

第十二章 天命所归?孙坚归天了!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林远没有把话说死,因为有轮回者存在,可能会出现变数。

但概率并不大。

孙坚的死实在太突然了,连孙策都反应不过来,都是初次轮回,只是普通人的轮回者,又怎么能反应过来?

就算侥幸挡箭了,让孙坚活一命。

可玉玺是什么?

众矢之的!

强如袁术都被坑死了,此时的孙坚就算逃过一劫,换来的也不过是成为“董卓第二”,下场依旧不会好。

很可能都由此,而没了将来占据江东的“东吴”!

“你说孙坚有可能殒命?”曹操将信将疑。

林远也没有在这个事情上多说,转而谈论起了其它事情:“那一百‘天人’的出现只是小事,科学那玩意儿,你走我走大家走,到最后谁都没有优势。”

他就不相信,还有人能在这个时代制造出加特林不成?

工业基础不过关,一把猎枪,想造出来都费劲。

“那什么才是大事?”曹操询问。

“大义,为将来我们的大业,树立起一个信仰。”林远想了一下,说:“我观现在的诸侯,都是以利益跟威慑,强行统御士卒,有些兵甚至是抓来的。这种状态绝对是不行的,一支没有信仰的队伍,根本没有灵魂,不足以横扫天下!”

这番话,让曹操皱眉。

他不懂这一点吗?

当然不可能。

他就是因为刺杀董卓出名,打着“除贼”的旗号,才招揽了这么多人到麾下,联军讨贼的时候也曾假传圣旨,对“师出有名”这种东西,可谓是门儿轻。

但问题来了,现在董卓已经是秋后的蚂蚱,看似活跃其实蹦跶不了多久了。

再之后呢?

“兴复汉室,拯救天下,这个不行吗?”曹操道。

这个时期的他,心态介于忠臣和奸臣之间,依旧对汉室抱有一定希望,因此骨子里,也有“兴复汉室”的执念。

救万民于水火之中,也未必是假。

因为曹操虽然屠城,却只杀士族,对普通老百姓还是很好的。

“太笼统,说给一小部分人听的而已,你指望一些不识字的兵卒和老百姓懂什么叫‘拯救天下’吗?”林远摇头。

“那,军师的意思?”

“制定一個具体的目标。”林远笑笑,道:“比如说,《礼记》描述的‘大同社会’——幼有所依,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全天下人都不会再挨饿,哪怕是最普通的小老百姓,也要吃得上肉,穿得暖衣服,过上富足的生活!”

这番话,让曹操彻底惊了。

“这怎么可能?”

以当前社会的生产力,士族中的一些寒门,尚且做不到丰衣足食,刘备汉室宗亲,依旧穷得叮当响,普通老百姓怎么可能富足?

“那分田到户,修水利,开垦荒田,我们是不是得做?”林远问。

曹操点头:“当然。”

“那做到最后,是不是可以让所有人都丰衣足食?”林远又问。

“这个……得做到足够好!”

汉末年间,还没有唐宋,别说对于现代的富足了,就是唐朝“一夫一妻授田百亩”,在曹操脑子里都没有概念。

“信仰,不就是一个朝着奋进,但永远都达不到的目标吗?”

曹操沉默了。

这时,林远又说:“具体实行的话,我们以孤儿的安置和老人的赡养为主,前者可以从娃娃抓起,培养我们忠实的支持者,后者则可以收买人心。”

“可是,养孩子倒还好说,养老的话……将来士卒都会老去,那时候所需的钱财,不可想象啊!”

当今时代,兵卒都是到了年龄直接遣散,没有安置。

或者更狠的,派去冲锋陷阵,直接让老弱病残死掉。

至于养老?

抱歉,社会生产力不允许!

当然了,养老问题一直都存在,士兵不可能不担心自己的将来,所以演变出了“军户”和“屯田制”,以家族传承的方式解决养老问题。

但也因此,把军队本身给干废了。

可以说利弊参半。

“可以先许下,如果最终能重立乾坤,养老是问题吗?”林远道。

“自然不是。”

如果天下一统,通过朝廷去实现养老,支出再大总归有办法解决。

“如果,不能重立乾坤呢?”

“那我们都失败了,怕是早已粉身碎骨,纵然说出的话没有兑现,还担心别人指责不成?”林远说道。

对此,曹操一想有理。

于是很快,跟他一起制定起了“大同社会”的细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