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入江楼月

云舟寄月

首页 >> 梦入江楼月 >> 梦入江楼月最新章节(目录)

第四十三章 鉴月篇☾(14)正清名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拾肆

次日,白秋离被带离了那间暗室,送回了医馆。她如往常一般同师父、医女一同行医问诊,给患者煎药。

这些近日分配到白秋离所在医馆的患者都和这位白纱遮面、心地柔善的姑娘渐渐熟络了起来,时常还会和白秋离聊些家长里短的。

白秋离话不算多,静静的听着,偶尔回复一二,语气轻柔温婉,让人听了如沐春风,患者们都甚是喜爱她。

然而回到医馆当天下午,便有衙役围住了医馆,强行把白秋离带走,说是要缉拿杀人要犯,四周的病人见白秋离弱柳扶风,这些日又对他们颇为照顾,纷纷替白秋离说话,道官府一定是抓错人了。

那衙役也不理会众人的说辞,径直走向白秋离,把她带离了医馆,留下老郎中和不明就里的众人面面相觑。

庆云城瘟疫防治之事原本是由白秋离牵头做的,如今已是渐入佳境,但白秋离下狱之后,原本是她在做的事情暂时找不到可替代之人,庆云城内的医馆意见纷纷,连患者也产生了不满。甚至有一些接受过白秋离诊治的勋贵点名要她回来治病。

但庆云城的法度一项森严,府衙发布通知说在白秋离一案未查实之前不会放人。一时之间,有百姓指责官府墨守成规,现下瘟疫蔓延,应当以治病救人为先,双方僵持不下,闹得满城风雨。

但最大的变数,还是民间开始逐渐流传的一本名为《江楼月》的话本,谁也不知这话本的作者拾谁,源自哪里,但却从一些世家子弟和平民百姓的口中逐渐流传开来。

话本不言政治,只谈风月,讲的是光风霁月的世家子弟江清尘与流离异乡的落难千金白梦月自相逢之后,一眼万年,却屡遭奸人苏无良暗算,身陷囹圄,最后其中一人冤屈被杀,另一人狱中自尽的缠绵悱恻、哀伤凄婉的爱情故事。

此故事传遍街头巷尾,数不清的闺中小姐、风流才子为其感伤落泪、吟诗叹惋。

随着《江楼月》的流传,有明白人开始暗中议论,说这话本是有原型的,影射的正是那江家大公子江子楼和南都城白家大小姐白秋离。而至于这苏无良,可不正说的是如今风头正盛的庆云苏氏了。

话本一经传开,引发的议论不亚于上次关于江氏商帮的传闻。不同的是,此时开始有些曾经不敢为江氏商帮说话的正派人士开始在私下里表态,说江氏商帮经商素来讲究诚信,产品质量也是极好的。

还有些江子楼结交的各地世家的子弟乃至平头百姓中有敢于直言者,和周边人说道,自己私心里其实是不相信从前那些流言的,和江子楼打交道时感觉此人光明磊落,是个经商有道、为人正直的君子。

为江氏正名的言论逐渐多了起来,再加之于那本流传于街头巷尾的民间话本《江楼月》的渲染,不少人对之前诋毁江氏的谣言已经不再轻信,甚至对传谣者有些嗤之以鼻。

而身中难以根治之毒还被关押于狱中的医女白秋离,自然也成为大家同情的对象,甚至有些狱卒听了故事后,跑去安慰白秋离,倒是让她这个当事人有些无奈。

而楚英则回了南都城内收集当年浣花草一事有关于苏家的罪证,她回到城内时在古董店联系上了孟浮生的亲随还有她的小师弟周尧,并通过周尧暗中联络了自己在楚府的小侍女朵朵。

一番部署安排,几人开始各自行动。

民意抵达天听,白秋离虽未被放出,关押她的牢房中却送来了很多医书和病例,还有一些质量不错的笔墨纸砚。

掌上灯,白秋离在狱中研读着医书,不时记录自己的心得和见解,用毛笔写在纸张上,次日送了出去。虽然自己暂时受困于此,但瘟疫之事涉及百姓安危,不可因此懈怠。

随着舆论高涨,圣上也下达御旨彻查浣魂草一案,此时南都将军之女楚英赴京献上证据,有南都楚、白二家曾经在苏家购买的“一寸香”和凭据,苏家掌柜招供自家一寸香中确实含有浣魂草的供词,以及白府白秋离中毒后诊治的病例,她于殿前向圣上陈述案情,指证苏家才是浣魂草一案的始作俑者。

圣上命监察司调查各地中毒者所购买一寸香的真正来源,一番探察访问,真相水落石出,原来江家商帮所售一寸香分量极少,很快便售罄,其他的一寸香,是苏家商帮的一支分系,暗中冒用江家之名,售的假冒伪劣产品,而其用来替代一寸香的,正是这“浣魂草”。

而太子良娣食用的浣魂草,亦是来自这批苏氏的茶叶。圣上知晓,面色凝重,命太子善后,还嘱咐太子好好安抚江家,严惩苏家。

原本事情应该要落下帷幕,只是楚英又提起了一桩案子,叩请圣上明鉴。她面无惧色,请求道,“臣女有一案,恳求圣上下旨清查。”

圣上看了她一眼,缓缓说道,“你说吧”。楚英再叩首,“南都城清江长桥凶案,杀人者非白秋离,乃是臣女。”

听罢此言,朝臣议论纷纷。圣上瞥了他们一眼,朝堂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