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摊牌了,谁说我赵祯没儿子

岂曰无衣1

首页 >> 北宋:摊牌了,谁说我赵祯没儿子 >> 北宋:摊牌了,谁说我赵祯没儿子最新章节(目录)

第4章 官家,难不成真是惜才了?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望着不远处少年的身影,此刻的赵祯百感交集。

那少年身上的玉佩,和此刻郭槐说的话,已经很大程度的证明了眼前少年,就是当年刘太后让郭槐抱走的皇子!

望着还不到五十就头发花白的郭槐,想到他这些年为照顾这个孩子肯定付出了不少的心血。

赵祯心中又是一阵触动,一时间竟是不知道说什么来表达内心的心情,只得伸出手拍了拍郭槐的肩膀。

“这些年,苦了你了。”

郭槐眼眶发红:“官家能记得老奴,便已是老奴天大的福分,老奴只恨这些年没能让皇子过上好日子,还要出来抛头露面经营这脚店。”

“请官家恕罪!”

郭槐说完,纳头便拜,被赵祯拦住:“不必如此了,你这些年能好生照料这个孩子长大,便已经是对我、对大宋有恩,以后见到我不必行主仆之礼。”

郭槐摇了摇头:“老奴早年受太后和官家的大恩,刻骨铭心永世难忘,岂能将君臣之礼抛之不顾?”

赵祯仍然坚持将郭槐扶起,不由得感慨起刘太后当年的英明。

他的眼中随即又出现一抹恨意,竟然有人在背地里谋害自己的子女,当真是无法无天,想篡权夺位不成?

回宫之后,他定要调查此事,绝对要找到此事的幕后真凶,让他付出应有的代价!

赵祯收敛心神,随即对郭槐严肃道:“现如今知道皇子身份的人,只有你我二人了,他的身份属于绝对的机密,万万不可泄露,一旦被有心之人知道......”

赵祯的话没有说完,但郭槐已经清楚,朝中之人有人密谋针对皇子皇女,若是赵和的身份被发现,恐怕引来的就是杀身之祸!

郭槐目光坚定点了点头:“官家放心,老奴就算身死,也不会让皇子的身份泄露出去的!”

赵祯听到这句话,松了口气,却不由得哀怨:“不成想我身为大宋天子,自己的儿子居然连自己的身份都不能知道,我这个天子做的,真是可笑......”

郭槐深吸了一口气,请求道:“官家,老奴想求官家,日后若非万事敲定之前,请不要将皇子的身份公之于众,老奴担心......”

这么些年照顾赵和,郭槐对赵和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不希望赵和因为皇权争夺的事情也成为牺牲品,这么些年,他只靠着这个念头坚持下去。

听到眼前郭槐的话,赵祯也是点点头:“你只管放心,这件事我自有考量,以后还是要拜托你照顾他。”

“老奴领命!”

赵祯有些恍惚,仿佛回到了十五年前,皇子出身的时候,当时他连姓名都没来得及起。

“他......现在叫什么?”

郭槐说道:“当年太后在襁褓之中留下一张手绢,上面写有赵和二字,老奴斗胆就将其作为皇子的名字。”

赵祯沉默片刻,嘴角露出一抹笑意:“赵和?倒是好名字......”

回到座位的赵祯,时不时看向一旁的赵和,嘴角带着温淳的笑意,这让一旁的范仲淹很是奇怪。

“官家,难不成真是惜才了?”

赵祯笑了笑:“有才者君素爱之,此子若是加以培养,日后必然是一个人物啊!”

范仲淹有些惊讶,官家竟然给予那少年如此高的评价?

赵和就在离着赵祯不远的地方坐着,此刻赵祯是不是看向赵和,被对方发现,不免有些疑惑。

“我脸上有东西?”

赵和第一反应就是摸了摸自己的脸,见此赵祯不免笑了出来。

“小郎君,方才听你谈吐倒是有几分书卷气,可曾读过书?”

赵和不以为意道:“听汴京的百姓说的多了而已,没读过几本书。”

赵祯闻言思索片刻,倒也是,当时郭槐离开过于仓促,并未带多少盘缠,虽然后来刘太后派人一直接济着郭槐,但自刘太后去世之后,所有人都和郭槐失去了联系。

未曾读书,倒也是情理之中。

赵祯继续笑着说道:“那小郎君可曾想过科举之事?入朝为官,岂不是比你做这等脚店营生要好的多?”

赵和翻了个白眼:“我刚刚不是都说过了吗,我都没读过书,而且也对科举不感兴趣!”

这俩人是不是有点奇怪,一直撺掇着自己读书做什么?

况且科举,一般都要在户籍地参加才可以,自己也不是汴京人氏,难不成为了这个虚无缥缈的未知数就浪费自己赚钱的时间?

肯定是亏的!

赵和看了两人一眼,站起身来,拱手道:“两位贵客若是没有其他事,那小子便去忙碌了。”

赵和离开,范仲淹看向他背影失笑摇头:“官家,微臣方才就说了,此子草莽气太重了些,虽有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