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摊牌了,谁说我赵祯没儿子

岂曰无衣1

首页 >> 北宋:摊牌了,谁说我赵祯没儿子 >> 北宋:摊牌了,谁说我赵祯没儿子最新章节(目录)

第24章 你们怎么这么会装啊?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曹郎今天,心情不错。

听伯父讲,今日朝堂之上,贾相公一人力扛整个朝廷的压力对辽人对峙,强势表明了岁币的立场。

并且说了一句话,让曹郎和在场的武人都很高兴。

“若是尔等不愿,西夏今年已经领教过我朝武将威仪,不妨让你等也看一看!”

在武人被轻视的时代,这对全天下的武人来说,无疑是一记强心针。

大宋,还记得他们!

而后的结果也是出乎所有人预料,辽人主动求和,表示岁币不用增加,只愿两国安好。

今日索性无事,便前来拜访赵和,对于他采取针对樊楼的政策,曹郎表示很感兴趣。

小院里,几个人坐在一起正聊着天。

曹郎走到院门口,敲了敲房门。

赵和见到他之后起身,好奇道:“曹兄如何知道我家住哪里的?”

曹郎笑道:“问了问四处的邻居,有事想问,所以特意前来。”

对此人,赵和并无恶感,只是对他的身份并不了解而已,听到这话赵和也就去拿了个凳子。

曹郎看了看院里的两人,先是说道:“你有客人,若是打扰的话在下晚些拜访......”

听着赵和嘴里说着不妨事,然后就愣住了。

他呆呆看着那个坐在椅子上的老人,错愕之后是震惊,心中思绪骤然激荡。

范仲淹虽然是文人,可他文武双全,当年与韩琦在边关对辽征战,立下军功赫赫,一展大宋军威。

那时候,尚且年幼的曹郎便一直缠着伯父,要他带自己见一见范仲淹,而后来他也如愿见到了。

这些年,他也与范仲淹有着联系,当初范仲淹被贬出京,曹郎本身也是很遗憾的。

后来就听到范仲淹罢官一事,不知了去处。

曹郎瞪大眼睛,蓦地就要行礼,只见范仲淹做了一个嘘声的姿势。

他何其人也,自小读书习武两不误,出没于汴京最高端的社交场所,这么明显的暗示岂能看不出来?

可他没想到的是,范仲淹竟然来到了这里,恐怕整个京城的人都想不到!

而且看来,似乎与赵和颇有联系?

曹郎不由自主地对这少年更觉得惊讶。

赵和拿来凳子让曹郎坐下:“曹兄,这位是范老先生,住我家隔壁的教书先生,这位是李大哥,呃......忘了问,李大哥你是做啥的?”

赵祯笑道:“闲散人员一个,没什么可说的。”

曹郎打量着赵祯,他也才十九岁,科举中举人之后便被家中安排补了实缺,于开封府中任职,三年时间便被提拔为了左司礼参军主管。

能在开封府当官的,而且地位不低,曹郎察言观色看气的能力也并非寻常,只觉得此气度超凡,举手投足间带着一股大气,就已经料定此人并不寻常。

曹郎并未亲眼见过皇帝,皇帝不是一般人能见的,整个曹家,也就是父亲和伯父有资格进入朝堂了。

曹郎拱手,能呆在范仲淹身边的人,他自然也是不敢怠慢。

“在下曹郎,汴京人氏,见过二位。”

我们只是熟悉的陌生人......

赵祯微微思索,这个名字倒是在哪里听过,好像是从皇后那里听到过。

赵和好奇道:“刚刚曹兄说有事要问,是什么?”

曹郎笑道,说起了崇和夜市一事:“小郎君此番手段,果真不一般,炒菜一出,想必樊楼便是热锅上的蚂蚁了。”

赵和摇摇头:“不会这么简单的,我已经与他们撕破脸皮了,往后的反击只会更大,除非能和对方达成一定程度的和解,不过我看他们不打算这样做。”

往往生意的合作,是要看双方的实力是否相符,若是实力差距明显,那我干嘛跟你合作?

一如现如今的樊楼和自己,他们绝对不会想着和自己合作,即便合作现在赵和也不会答应,毕竟已经明面上撕破脸皮了,合作的风险会很大。

撑到最后,那些人如果喋喋不休,大不了他就把所有炒菜的秘方散播出去,然后带着钱跑路!

两败俱伤,反正樊楼要比自己亏。

赵祯刚刚也是听说此事,不由得皱起眉头,大致也能猜出其中的某些关节:“汴京城中,这类事情太多了,若是小郎君背后有着一些势力,那些人估计也就没什么办法了。”

赵和摇了摇头:“我就一个平民百姓,哪里来的什么势力。”

他不以为意地说着,心想着如果对方把事情做绝,自己也绝对不会留任何情面,反正他孤家寡人带着一个郭伯,无牵无挂的。

范仲淹叹息道:“据老夫所知,樊楼背靠汝南王府,其创立者是汝南王昔日的旧部下,关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