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收赵云吕布,再续汉祚

半分糊涂

首页 >> 三国:开局收赵云吕布,再续汉祚 >> 三国:开局收赵云吕布,再续汉祚最新章节(目录)

第32章 名将历练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刘和笑道:“正是从未领兵,才需要历练,张将军可敢去?”

张辽抱拳道:“兵在精而不在多,五千足矣!”

“壮哉!”刘和将令箭交给他,言道:“明日出兵,还有一位参军随行,可保万无一失。”

张辽领命,吕布急道:“主公,文远虽勇,但以五千对战一万,恐怕不行,不如让布前去。”

刘和笑道:“温侯随我领中军,迎战公孙瓒,区区偏师,要相信文远。”

鲜于银抱拳道:“末将熟知渔阳情形,还是让我去!”

刘和言道:“尊兄弟二人另有要务,稍后可与张将军一起讨论渔阳形势。”

侯成刚从五阮关调回,见同伴都立功升赏,也急于表现,请令道:“末将愿助文远一臂之力。”

刘和点头道:“侯将军为副将,二人同去,温侯也该放心了。”

吕布见刘和已经传令,只好将二人叫到跟前,嘱咐道:“你二人此去千万小心,莫给我丢脸。”

张辽笑道:“将军放心。”

刘和也理解吕布的心情,张辽等人在他眼里,就和父母眼里的孩子差不多,从来都长不大,离开他都不会打仗了。

但从历史表现来看,张辽综合实力比吕布更强,尤其是统兵能力,吕布只能做将,张辽则是绝对的一流统帅。

要让他们独立,光提拔还不够,还要单独领兵,名将也需历练,公孙瓒不拿来练手,更待何时?

刘和又传令赵云为先锋,高顺为后军,夏侯兰运粮,大军明日一早起行。

众将各去准备,刘和与鲜于辅、鲜于银二人商议道:“公孙瓒此番孤注一掷,尽起各路大军,渔阳必定空虚。吾欲二位趁机回乡,联络族人取回城池,不知此计是否可行?”

鲜于银咬牙道:“我鲜于氏乃渔阳第一大族不假,也多受先主厚恩,但自从刘公被害,多数人却趁机投靠公孙瓒,我们早就去联络报仇,竟被举族嘲讽,尽是趋炎附势之徒。此番必有不少人随军出战,”

刘和蹙眉道:“莫非此计不可行?”

“这倒不然!”鲜于辅却道:“吾料此番必有不少人想趁机立功,青壮者多会随军出战,渔阳百姓怀念先主久矣,我们联系旧部及百姓,足以成事,正好一并整肃族群。”

“兄长所言极是!”鲜于银又提醒道:“莫忘了乌桓峭王也已答应助战,若能及时赶到,渔阳可定。”

刘和点头道:“二位可便宜行事,但请胡人助战,如引狼入室,要告诫他们不许扰民,否则休怪我翻脸无情。”

鲜于银道:“主公放心,我们所请援军,皆受先君厚恩,与其他各部落胡人不同,在境内常有往来,绝不扰民。”

刘虞治理幽州,用的是怀柔政策,开设互市,在胡人中也威望极高,算是开了民族大融合的先河。

晚上刘和在府中设宴,请鲜于辅兄弟、张辽、孙礼共同商议对策。

渔阳背靠燕山,是幽州北部第一道防线,群山拱卫,过安乐便是一马平川,议定以此处为用兵之地,将援军堵在山中。

翌日平明,大军还在准备,张辽已迫不及待领兵出城,直奔安乐而去。

刘和占领广阳,消息震动幽州,渔阳邻近蓟城,邹丹早传令各地严密监视。

蓟城人马调动,斥候早已回报,邹丹所派先锋鲜于勇正在安乐,忙与众人商议。

族弟鲜于儒言道:“刘和分兵,必是想拦截渔阳人马,我二人奉命在此接应大军,可据城防守,等邹太守兵到。”

鲜于勇大笑道:“亏你还自称是读书人,岂不闻以逸待劳?我们在城中已休整两日,正是养精蓄锐,立功升赏之时,错过了岂不可惜?”

鲜于氏在渔阳有众多分支,鲜于辅这一支仗着能读书识文,在州府做官,最为兴盛,其他各支虽受恩惠,但暗生嫉妒。

此次刘虞被害,看到鲜于辅失势,无不心中暗喜,极力讨好邹丹,也想乘机崛起。

二人正争执时,守军来报,有一千军已到城下,正在叫战。

鲜于勇大怒道:“一千人也敢来叫嚣,欺我渔阳无人不成?”

遂命鲜于儒守城,亲自领兵出战,提刀厉喝道:“何人敢犯我疆境?”

“吾乃侯成,特来诛尔等篡逆之徒。”侯成错过两场大战,正急于立功,先领骑兵来杀敌。

鲜于勇大笑道:“无名之辈,不配与我动手,叫吕布来!”

侯成大怒,挺枪杀向鲜于勇,二马相交,二十合不分胜负。

鲜于勇自恃勇力,在族中连鲜于银都不是对手,自以为此次领兵必有一番作为,就算不能对战吕布,与赵云也可一较高下。

此时却连一个无名小将都拿不下,渐渐焦躁起来,怒吼连连,反倒被对方刺破衣甲,险些受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