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三国演义:隋唐的诞生

怒而飞孤鸿影

首页 >> 后三国演义:隋唐的诞生 >> 后三国演义:隋唐的诞生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十七章 喋血宫廷 (1/5)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当造反实力派一个个被清理出局,皇帝和权臣之间就要撕破脸了。

尔朱荣很清楚地知道,一个权臣的最终结局,要么是死,要么就是取代皇帝。他的目标当然是当皇帝,早在河阴之变后,他就产生了这个想法,只是当时反对的人太多,他只能作罢。别说当皇帝,就连迁都都做不到。

那时候的尔朱荣只是拳头硬,而且帝国上下还有葛荣、万俟丑奴、邢杲、陈庆之等对手。现在呢?尔朱荣觉得现在不一样了,他已经将对手各个击破,他已经站在了金字塔顶尖,他觉得可以再试一次。

1.明争暗斗

早在尔朱天光出征关陇的时候,尔朱荣就已经开始布局。

尔朱荣不断给皇帝上书,插手北魏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人事安排,他吃定了元子攸是一个怂货,迫于自己的权势,一定全部照办。可惜元子攸很有自己的想法,他任用吏部尚书李神俊进行官吏考核,拒绝裙带关系、以权谋私,坚持以能力和品德说话。

李神骏出身陇西李氏,家里世代为官,很受元子攸器重。元子攸还在朝堂亲自设立法庭审理案件,他要把司法权、人事权都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有一次尔朱荣要推荐自己的亲信做县令,李神骏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情,说这个亲信能力不足,难当大任,硬生生给尔朱荣顶回去。

这引起了尔朱荣的不满,他对元天穆说:“这小娃娃,还想翻天不成?”他给皇帝上书,说李神骏结党营私、排挤忠良;然后,他让尔朱世隆找了一帮小弟,天天围在李神骏的门外耀武扬威,李神骏慌了,自己主动辞职隐居起来。

元子攸对此没有办法,只得任命尔朱世隆为吏部尚书主管人事。“呵呵,你还嫩着呢,跟我斗!”尔朱荣随后把手深入了禁军之中。

本来洛阳之前的禁军首脑就是尔朱世隆,但尔朱世隆在陈庆之北伐的时候,丢了虎牢关跑路,威信尽失,皇帝抓住了机会任命杨津为禁军领军将军。不过,北魏的禁军在和元颢的战争中已经被消磨殆尽,杨津实际上只有五百士兵。

尔朱荣为了反击,他在领军将军下面设置了三个将领,分别是左卫将军郑先护,这是河阴之变前就投靠尔朱荣的;右卫将军叱列平,是叱列延庆的侄子,尔朱荣心腹;武卫将军奚毅,他是尔朱荣重点培养的卧底和间谍。

元子攸像是被逼到绝路的兔子,他愤愤不平地对元徽说:“尔朱荣占据的关中、河东、河北还不够,现在又把手伸进洛阳了,想要控制河南之地,那朕这个皇帝还有什么意义?”

“陛下,咱们不能让步,只有保住洛阳及周边地区,咱们才有和他抗衡的可能。”元徽斩钉截铁地说,元彧等人也表示支持。慢慢的,杨侃、杨津、高道穆、温子升、元晖业、鲁安、李彧等人聚集在皇帝周围,形成了一个反抗权臣工作小组。李彧也来自陇西李氏,是元子攸的表哥兼姐夫。

皇帝的工作小组有一些异常情况被卧底奚毅发现了。但奚毅主动选择了不怎么占优势的皇帝。他时常在私底下对元子攸说:“陛下,如果天下有变,微臣愿意为陛下死节,不愿意侍奉契胡。”

对这位尔朱荣安排在自己身边的间谍,元子攸不敢轻易相信,他淡定的说:“你在说什么?天柱大将军是忠臣,当然,你的心思我也了解。”

有了这些权贵的支持,本就雄心勃勃的元子攸更加理直气壮,他多次直接拒绝尔朱荣的人事任命。尔朱荣气不过,派好兄弟上党王元天穆去给皇帝施加压力。

对元天穆,元子攸很是痛心,明明大家都姓元,都是魏国宗室,为何他吃里扒外,这么死心塌地跟着尔朱荣?元子攸据理力争,打死也不让步。

元天穆对元子攸已经失去了耐心:“天柱大将军对大魏有再造之攻,就算他要更换天下所有官吏,陛下你又能怎么办?为啥只是推荐几个州官,陛下都要拒绝?”

元子攸胸中火起,他一下从龙椅上跳了起来:“尔朱荣要是不想当臣子,那他就把朕取代了;要是想当臣子,那州官的事情就让他少操心。”场面差点失控,尔朱世隆、奚毅等人纷纷出来和稀泥。

很快,皇帝的话就传到了尔朱荣耳朵里。尔朱荣勃然大怒:“天子是谁拥立的!反了这兔崽子,竟然不听我的话!”

“老大消消气,这个皇帝恐怕不那么好对付,咱们不妨试探试探他。”元天穆随后在尔朱荣耳边轻声了几句,尔朱荣这才转怒为喜。

2.迫在眉睫

过几天,元子攸收到了尔朱荣的奏书:“陛下,我有个下属昨天说我应该取得九锡之礼,我当场就痛骂了他。”

“你们看看,这个尔朱荣,现在想要九锡之礼了!”元子攸一边冷冷地说,一边把奏书给他的小团队看。

元彧愤愤不平:“九锡之礼,这可是董卓、曹操、司马昭、刘裕等乱臣贼子篡逆之前的政治待遇呀,陛下!”

“岂有此理,尔朱荣之心路人皆知!”杨侃看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