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治好皇孙,凭理工成圣

火点木四

首页 >> 大明:开局治好皇孙,凭理工成圣 >> 大明:开局治好皇孙,凭理工成圣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十七章 钱庄真正的作用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不过爷俩这时也顾不得自家心思了。

却听朱棣再次发话问道:“淮安兄,你既然要发展格物学。

为何不从工业下手,非要从农业下手?”

“士商工农兵的发展,那是有先后顺序的。”

苏然解释说道:“农业是一切根基,不先发展起来,

工业和商业都不会太发达。”

房间内偷听的爷俩同时皱起眉头来。

嗯?这话听着倒是新鲜。

不过朱元璋和朱标一力发展农业。

完全都是从权谋角度去考虑。

毕竟农耕文明是最稳妥的,农民也都是最不折腾的。

对于国家的稳定有极大的好处。

爷俩实在没有想过,以苏然的角度,会如何看待?

“整个大明士商工农兵中,以农民是基数为最大。”

苏然解释说道:“同样蕴含的市场潜力最大。

只有先让农民富裕起来,农民有了多余钱粮去购买工业产品。

农民有了购物需求,这就同样需要商业提供渠道和平台。

这就直接刺激了工商业的发展和壮大。

为什么江南之地手工业和商业这么发达?

就是因为江南气候温润,物产丰富,才导致工商业发达。

没有这个前提,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这一番话,顿时就让隔壁间的爷俩心头恍然!

他们虽然也知道农业为国之根本。

但还是首次被人用这么简明易懂的方式解释出来。

这不是跟之前春秋战国根源铁器牛耕一个道理么?

看来,这小子身上还是很有料的。

朱元璋心头不由地涌起一股兴奋。

因为这一番谈话下。

他感觉自己隐隐约约触摸到掌控天下的根源所在!

只要彻底掌握了这一重根源。

调配天下,掌控四民将不在话下!

“怪不得呢。”

朱棣咬啜芦苇杆子,吸着酸梅汤说道:“你庄上的那些人都富裕成这样,哎,我看你还开了个私人钱庄是吧?”

“是。”苏然点头说道:“现在钱庄主要作用,

就是给他们存钱用,

等将来做大了,我就拿出去放贷。”

“我去!”朱棣吃惊的连芦苇杆子都咬断:“你这种高利贷驴打滚的绝户钱你也赚?

我艹,我鄙视你啊!”

房间中的朱元璋和朱标听到苏然准备放贷。

脸色不由地立即沉了下来。

“如果苏然连这种钱都敢赚的话,这人真是不能留了。”

朱元璋沉着张老脸说道。

“父皇,这段时间相处,您还不知道苏然的为人么?”

朱标连忙说道:“此人视金钱如粪土,

若真是准备去放贷,肯定是有想法的!”

朱元璋沉着一张老脸,继续听着。

若苏然能说出个所以然就罢了,若他真敢宣扬这种祸国殃民之策。

嘿嘿,咱就要把他的人皮萱草,然后挂在这里了。

正和朱棣畅聊的苏然,浑没发觉自己头顶悬着一把屠刀。

只是嗤笑一声,说道:“老洪,你以为我放贷是为了赚这种绝户钱?”

“那你有什么想法?”朱棣不解地问道。

“高利贷印子钱驴打滚,那是盘剥百姓的。”

苏然说道:“而我放贷出去,是要帮助百姓脱贫致富!”

“哦?帮助百姓脱贫致富?这又怎么个说法?”

朱棣立即来了兴趣,猛吸了几大口酸梅汤追问道。

隔壁间的爷俩也松一口气。

老朱刚刚凝聚的杀机随即就散去。

但随之而来的好奇心,却越来越浓重。

却听苏然继续解释道:“首先,钱庄定下利息是年息二分。”

“年息二分?”

朱棣惊奇地问道:“这样,那你放贷又赚的哪门子钱?”

“我放贷的范围就限制在周围。”

苏然拿起树枝比划了下,说道:“放贷的目标都是那些农民、手艺人、小型作坊,

那些想快速脱贫致富,却又没多少本钱的。

他们不是想要脱贫致富么?

那咱就借贷给他们一笔钱,让他们加快缩短这进程!”

“妙!”朱棣不由地拍了一巴掌。

隔壁间的朱元璋和朱标却更加好奇了。

苏然开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