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偷看我日记,老朱长生不老

想想乌鸦吃什么

首页 >> 大明:偷看我日记,老朱长生不老 >> 大明:偷看我日记,老朱长生不老最新章节(目录)

第14章 舌战群儒,都是你们的错!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大胆!”

惊堂木一拍,詹徽怒发冲冠。

如果说杨青之前的话对自己所受不公的反抗,那么他现在所说的,就是对朝堂之上,对他们这些六部中人赤裸裸的污蔑!

“尔等竖子竟然口出狂言?”

“我等朝堂众臣勤勤恳恳,为了大明操劳不断,你竟恶意中伤,混淆是非。”

“若你挑衅陛下和皇孙的关系也能称之为说实话的话,还要我等有何用?”

詹徽凛然大义,也终于是在这场审判中找回了自己的一点位置。

其余六部纷纷侧目,屏风后的朱元璋也浮现出一抹笑容。

这才对嘛。

如何能让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子压你们这些六十多岁的老东西一头呢?

“给朕狠狠的审,一定要把他的把柄揪出来!”

朱元璋在屏风后的欢呼雀跃,众人感觉不到。

而台下的杨青,面对吏部尚书的怒喝,脸上也没有丝毫的惧怕,反倒是大笑一声。

“若我所言有失,无需诸位动手,我自己了结便是。”

“可我所言,有半分虚假?”

“如果你们敢说真话的话,太子朱标又如何会死?”

“你说什么?”

众人面色一变,詹徽更是怒道:

“杨青,你当真以为此处是市侩街坊,可以信口开河,搬弄是非?”

提起朱标,这是大忌。

哪怕已经过去了些时日,但谈及此事,众人还是避之如蛇。

不因为其他,如今的皇上暴戾成性,谁敢在他面前提到这种事情来?

不是安慰就是将此事压下去,甚至于把朱标的诸多事物都尽数封锁,免得皇上触景深情。

毕竟皇上心情不好,掉脑袋的,可是他们。

而此刻,杨青不仅提及这个禁忌的名字,甚至把这份罪责都加于他们身上。

这后面可就有朱元璋本人在啊。

这要是被老朱怀疑了,他们还有几条活路可走?

“我是搬弄是非还是说真话,大家应该都很清楚。”

杨青却是无比坦然:

“太子殿下性情宽厚仁和,在兄弟之中享有盛名!”

“却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落得了一个悲惨的下场。”

“秦王朱樉,就藩西安。”

“身为一代藩王,本应爱民如子,学陛下皇恩浩荡,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陕西地境才遭战乱,百姓生灵涂炭,归纳大明之后,应当休养生息。”

“而他是怎么干的呢?”

“以藩王之威,滥用权力,大兴土木,修建秦王府!”

“整日夜夜笙歌,连连搜刮民脂民膏,使得百姓苦不堪言,陕西境内多少人受不了这般委屈,纷纷起义,大有造反之意。”

“然朱樉丝毫不加悔过,所干之事更是令人发指!”

“陛下曾千方百计安抚吐蕃十八族人民,待到秦王出征时,却将无数孕妇抓入府中;之后出征西番,更是将一百五十名童男童女掠走,将男孩阉割,在府中更是常对宫人使用私刑。”

“以恶毒之程度,荒唐之行径,人神共愤,天下百姓恨不得将其诛杀!”

众人沉默不语,对于这些话,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意见。

因为秦王确实是个畜生。

哪怕他是朱元璋的孩子,老朱对他的厌恶程度也相当之深厚。

若非如此的话,就不会在他死后为他定丧礼谥“愍“,甚至于削减他的葬礼规模,在祭文中痛骂这混账小子了。

“但这和你所说的又有如何关系?太子之死,那也是感染风寒所致,如何能归落到我们的头上?”

“哼,太子是怎么感染风寒的?”

杨青冷笑一声:

“洪武二十五年,陛下终于忍受不了秦王荒唐行径,要召集他回京,削他蕃位!”

“此刻的太子殿下,正在考察西安府,秦王害怕,于是便向他求情。”

“太子一心为民,断然不能容忍秦王所为。”

“然兄弟之情血浓于水,见他苦苦哀求,又没法拒绝。”

“左思右想焦虑之余,忧劳成疾,回程路途之上,这才感染风寒。”

“以至于年纪轻轻的太子,就这般撒手人寰!”

大厅之上,鸦雀无声。

朱元璋闭上眼睛,回想起朱标音容犹在的模样,老人双拳紧握,强烈的情绪涌上心头。

若不是那时,他的泪早已哭干,此刻他便要涕泗横流,痛不欲生!

杨青抓紧时机,眼见气氛已经烘托到极致,他猛然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