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时潇湘

西行客

首页 >> 汉时潇湘 >> 汉时潇湘最新章节(目录)

第十九章假意与真情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单于死亡的消息一传出,匈奴营帐顿时一片肃穆,呼韩单于名稽侯珊,生有十八子,长子铢娄渠堂依然在汉朝作为人质,如今地位最高的是次子雕陶莫皋,为匈奴左贤王。

按照匈奴的传统习惯,兄死弟继,父死子继,呼韩单于唯一的兄弟已经死去,因此继承单于位的最佳人选便是左贤王雕陶莫皋。但是,呼韩单于死的蹊跷,并未确定继承人,又为一切添加了变数。

和亲队伍抬着单于的尸体,来到匈奴王庭。不过半日,王庭附近的几个大将、大都尉竟然都得到了消息,纷纷聚于王庭。

光禄塞已得呼韩单于经营多年,竟然有一座泥石堆砌的城池,城内大量的匈奴帐篷随处可见,也有许多汉人样式的房屋。

此时无论汉人还是匈奴人都对单于的死很疑惑,乃因他死得毫无征兆,岁月大的老人这显然是正常现象,但还需要王庭中的医者进行诊断。

本来汉军使者来到光禄塞就该返程的,但如今这样显然无法走,至少要确保呼韩单于的死与他们毫无关系才行。

萧绍先是与父亲萧育交谈,“呼韩邪一死,我们的行程恐怕又要晚了不少。”

萧育这两天总是皱着眉头,他道:“行程晚点没事,关键是他死得太过巧合了,刚好要到光禄塞就死了,实在匪夷所思。”

萧绍看父亲低头思索,却根本想不到他,轻笑道:“这不就死得其所吗?刚好我们可以带着昭君回去了,单于都死了还如何和亲!”

萧绍自然是在试探父亲态度,事情不会那么简单。果然,萧育摇头道:“王昭君奉皇命来和亲,哪能说走就走,不论匈奴人态度如何,一切还是要上奏陛下才知道。”匈奴单于一死,自有汉军骑马不停蹄上报长安。

萧绍捏了捏手心,发现满是汗水,他知道如果汉军使者带着皇令返回之后,局面又会如同以前一样不可控制。因为按照历史,呼韩在两年后死去后王昭君依然嫁给了复株累若鞮单于,也就是如今的匈奴左贤王雕陶莫皋,汉帝绝对不会看见呼韩一死就终止和亲,因为王昭君对于他来说不过是利用的工具,哪里有半分情义可言,宁可让王嫱在匈奴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也不允许汉国反悔这样威严丢失的局面出现。

于是萧绍劝道:“汉军回禀长安,此一去一回,少则半月,多则数月,而都中要发生大事,我们怎么能如此耽误行程?”

萧育沉吟道:“皇命大于天,但此时实在是多事之秋,且看看匈奴人态度如何吧。”他如何不知帝位更替这样的大事更重要,并且身在异族他也感到不安。

萧绍叹息着走出父亲的营帐,他本想鼓动父亲直接带着汉军使团和昭君离开,但父亲这个样子显然不会听他的,他还需要思量下计策。

他照例走到昭君帐前看了一下,如今来到匈奴王庭,周围全是匈奴士兵,如果匈奴人做出什么事情来他很难阻止,必须早日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他在帐外和侍女说了几句话叮嘱她们看顾好昭君,看的出来四个侍女也是惶恐不安,来到此地,见到的尽是野蛮无礼的匈奴人,且她们熟悉一点的呼韩单于竟然死了,一时间全是对未来处境的担忧。萧绍只能安慰道:“单于身死,与我等无关,我当禀告父亲,早日回长安,尔等如果有想回家乡的也有可能会成全。”

几个侍女竟然十分感激,当初她们来匈奴算是半愿半迫,但来到此地后发现根本没有想象中的美好,至少如今接触过的匈奴将领根本没有因为她们是新阏氏的侍女而看重她们,没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种感觉,反而感受到了匈奴人的嘲讽与奚落,如今想起宫中生活的无忧,不由大为后悔。

昭君在帐中传来声音:“你不来见我吗?”

萧绍自然是想见她的,只是他已经习惯了昭君对他爱答不理的态度,认为昭君不会见她,因此才没有要求,此时昭君主动求见,萧绍便顺势进入帐中。

昭君穿着绣有花朵的深衣,盈目注视着他,将一杯茶水放在他面前,思索了下小声说道:“我根本不敢想卿真的会这么做。”她不能太大声,不然帐外侍女自然会听见。

她又大声说道:“感谢萧公子的照顾。”这句话是说给外面侍女听的。

萧绍不觉有些好笑,他从来未见昭君会有这副小心翼翼的样子,笑道:“放心吧,她们不会背叛昭君的,匈奴人与汉人天生不对头,她们怎么会失了理智。”

昭君拿起茶杯抿了一口,觉得面纱甚是不便,索性直接取下面纱,十分心烦气躁,小声说道:“是你失了理智,怎么敢做这种事。”

萧绍看着她那张蛊惑众生的脸,叹道:“我确实没有理智,第一次见到昭君后我就没有理智了,我就想杀他了。”

王昭君胸口上下浮动,单薄的深衣根本无法遮挡这女郎美好的曲线,她无奈地看着萧绍,道:“你与我原本想的不一样,我以为你不过只是一个才学比较好的贵族公子,见不了世面。”

萧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