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县令到帝师

少年腾飞

首页 >> 从县令到帝师 >> 从县令到帝师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章:屈才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毕大人一路从府衙而来,舟车劳顿,想必已经辛苦了,还请先随下官进城吧!”

“本官此次是为了了解武陵县情况而来,正想到处走一走,看一看,不知秦县令可愿意相陪?”

魏武现在的身份是府衙下来负责磨勘的主官,正好可以借机从各方面去了解武陵县。

“毕大人是想要了解武陵县情况?这好办,那我们干脆便坐公交马车进城罢,沿途的站点足够让毕大人对武陵县有个大致的了解了。”

秦朗洒然一笑,随即便招了招手,把师爷叫了过来。

“师爷,下一班进城的公交什么时候到?”

“禀大人,还有一刻时左右。”

公交?

魏武听的一脸懵逼,他还是第一次听见这个新词汇,忍不住开口问道:“秦大人,这所谓的公交是指……”

见魏武出言询问,不用秦朗开口,师爷便主动跟魏武等人解释起来。

“毕大人,这公交是我们武陵县县衙,为了方便百姓出行而准备的马车,有固定的路线,沿途设有站点,方便百姓上下车……”

魏武听完师爷的解释,很快便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不禁一拍大腿赞叹道:“此举确实利民,不知是县衙何人所设?”

秦朗笑而不语,刚好此时一辆马车驶来,远远的便能听见车上有人在大声喊叫。

“送客亭站到了!”

马车在秦朗等人所在的凉亭处停下,呼啦啦的便下来了一群人,大部分都是一些穿着短打装扮的老农。

不过最吸引魏武注意力的地方,并不是那些百姓,而是路面上铺设的那一排排的轨道。

“秦县令,这地面上的木轨是何物?又有什么作用?”

“毕大人,这是轨道!”

秦朗笑了笑,随即便和魏武解释道:“铺设轨道既能提升马车的稳定性,也能提高马车的载重!”

“不过武陵县的轨道,最主要还是用来进行码头的货物运输。”

“不知效果如何?”

魏武眼睛一亮,略有些激动的问道。

“效果只能说一般,载重大概能提升一倍左右,速度能提升大概一半。”

秦朗略有些遗憾的说道,这毕竟只是用木轨铺设,谈不上是真正的铁路,能有这个效果已经算不错了。

但是,即便如此,也足以让魏武大吃一惊了。

“这要是运用在大魏朝的漕运上,不知道要为朝廷省下多少功夫。”

魏武在心中一阵激动,大魏朝的漕运成本高,损耗大,户部每年在漕运一项上,花费的银子就不下百万两。

“漕运?毕大人您想多了,以目前武陵县的轨道技术来说,不可能派上用场,再一个光是轨道的铺设,朝廷也花不起这个钱。”

秦朗虽然语气正常,但却让魏武心里有点不舒服。

什么叫做朝廷花不起这个钱?

难道你一个武陵县能有钱铺设轨道,堂堂大魏朝还比不上你一个武陵县?

“秦大人,您这未免也太瞧不起朝廷了吧?”

钟贤也有点听不下去了,一个小小县令竟然敢小觑大魏朝户部?

“呵呵,你可知道我们武陵县从码头到县仓这条轨道,花费了多少银子吗?”

秦朗瞥了一眼钟贤,有些轻蔑的反问道。

“多少银子?”

钟贤不服气的问道。

“不到五里的路程,足足花了十万两银子,你觉得户部能花的起这个钱吗?”

秦朗轻描淡写的口气,却听的魏武和钟贤一阵倒吸凉气。

十万两。

而且还只有不到五里的路程。

这轨道的代价也未免太大了,如果真是这样,户部的确是没这么大的财力。

不过魏武心里更加惊讶的是,武陵县哪里来那么多的钱?

“十万两?秦县令你不是在吹牛吧,武陵县不过是一个下县,县衙怎么肯能拿出这么多钱?”

钟贤一脸质疑,不信一个贫困县能拿的出十万两银子来修路,而且还只有五里路而已。

“不信拉倒!”

秦朗白了一眼钟贤,他早就看这家伙有点不爽了,也懒得和他解释。

就在这时候,马车已经开动,魏武仔细感受之下,果然发现马车不仅速度非常快,而且还平稳,丝毫感受不到马车的颠簸。

“秦县令,这轨道不知道是何人想出来的法子?”

魏武虽然心里觉得轨道的代价太大,实用性并不高,但并不妨碍他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毕大人,这轨道正是我们县令大人想出来的。”

师爷也看出来魏武对这轨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