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开局副厂长,众禽讨好忙

琅琊大柱子

首页 >> 四合院:开局副厂长,众禽讨好忙 >> 四合院:开局副厂长,众禽讨好忙最新章节(目录)

收成惊人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四五百人的收麦队伍,不过用了三四个小时的时间就收完了这五十亩地。

接下来就是晒干,脱粒。

可是现在是冬天,气候条件不允许。

这可把众人给难住了。

张卫东是考虑到这个问题的。

并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还设计出了一台脱粒烘干一体机。

这台设备经过验证合格后,就投入了生产。

现如今,轧钢厂的库房里有五台这样的机器。

可是农业部的人不知道。

农业部的人都没考虑到气候的问题。

现如今麦子是收回来了,可是晒干却成了问题。

如果温度不够,麦子不干,脱粒就会不完全。如果温度过高,麦子可能会发芽。

大冬天,刘部长急出了一头的汗。

“钱叔,刘部长这是怎么了?”张卫东看着刘部长来回踱步,满头的汗,不解的问钱司长。

钱司长已经知道刘部长犯难的问题,实际上,他现在也是着急上火。

“怪我,问题没有考虑全面。”钱司长皱着眉头,看着一捆捆的麦子发愁,“麦子现在收回来了,可是晒干脱粒的问题没办法解决。”

“没有考虑到气候因素,是我们的失误。”

“钱叔,这不是你们的失误,是我的失误。”张卫东说道。

“和你有什么关系?不要把什么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揽。试验田是我们负责的,和你一个轧钢厂厂长有什么关系。”钱司长一脸严肃的说。

“钱叔,真的是我的失误。”

“卫东你怎么回事儿?钱叔知道你认真负责,可这喜欢揽责任的毛病真得改改。”

“钱叔,我们厂有烘干脱粒一体机。”张卫东决定不逗老头了,看他是真的很着急。

“什么?烘干脱粒一体机?”钱司长一脸的疑惑。

烘干他知道,脱粒他也知道。可烘干脱粒一体机,他就不知道了。

“你仔细给我说说。”钱司长抓住张卫东的袖子,催促道。

“我之前就考虑到气候因素,所以从麦种下地后,就开始设计这台机器。”

“这台机器可以直接给刚收的麦子脱粒,不需要晒干。因为它自带烘干功能。”

“麦穗通过机器,出来的就是麦秸秆和干的麦子。”

“这事儿,我忘记和您们说了。”

钱司长听完后明白了,这小子刚才就是逗他玩儿的。

“你小子等着,看我去刘部长那儿告你一状去。”说完钱司长转身找刘部长去了。

不过这会儿在他脸上看不见任何愁绪。

“卫东,年轻有为!好样的!”等刘部长知道烘干脱粒一体机后,对张卫东是赞不绝口。

再次肯定了,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而张卫东,就是一块货真价实的金子。

设备有五台,都在轧钢厂的仓库里。

临时决定,脱粒也在仓库里进行。

随着越来越多的麦子出来,众人内心的震惊越来越大。

太多了!

超出想象的多!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也不会相信这是五十亩麦田产出的麦子。

比正常麦子大一圈的麦粒。

比普通麦子更香的麦粒。

五台设备在轧钢厂的库房里轰鸣。

吐出的麦子快速堆满谷仓。

设备连续运转了一下午,才把所有的麦子脱粒。

不是机器不行,是麦子实在太多了。

当最后一丝阳光也消失不见时,麦子也全部都脱粒完成了。

现在所有人都守在库房里。

没有人想回家,也没有人想把这最后的工作拖到明天。

所有人都想今天,现在,就知道结果。

最后的工作。

称重。

在脱粒时,刘部长就安排人拉来磅秤,直接在轧钢厂称重。

如今所有人都分组忙活起来。

装框的装框,称重的称重,记录的记录。

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录下来的重量渐渐达到一个恐怖的数字。

最后一筐麦子称完,记录员将数量统一汇总后,给了刘部长。

即便有了心里准备,可看到这个数字,刘部长还是差点儿厥过去。

太吓人了!

他活了四十多年,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五十亩地,共产小麦七万五千斤。平均亩产一千五百斤。

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