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被捡后,朱元璋拜我为先生

瑾念

首页 >> 大明:被捡后,朱元璋拜我为先生 >> 大明:被捡后,朱元璋拜我为先生最新章节(目录)

第23章:贾鲁的攻城利器……吕公车!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这是元兵围攻神州城的第几天,大家都陷入了疲惫战,攻不进来,也打不出去!

此时,未来的洪武大帝,还忙碌着为郭子兴守城!

他还只是个小营头,对外的身份还是大帅的女婿,经常被人轻视。

后期大名鼎鼎的将帅之中,只有一个汤和还左右相随,寸步不离和他一起守城,其他人,早就跑的不见一根人毛了!

此时的汤和说起来是千户长,级别还要比重八高上一截。

但是他就是觉得老朱霸气外侧,未来不可限量,所以毫无条件的帮衬他。

如果说非得说正儿八经的下属,貌似也只有刚过完十二岁生日的王维松了。

他是朱重八目前唯一能信得过的人。

十五年创业,打造出一个帝国来,这不比车库创业的故事励志多了!

王维松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却也忧心忡忡,不寒而栗。

连续三天,贾鲁都在用收编的杂碎攻城。

这些人多为各地的强盗,他们也无心反叛元朝,只是打家劫舍,抢掠财物,祸害老百姓罢了。

贾鲁把他们收拢起来,给了粮食,算是免去了不少百姓的苦。

但贾鲁也不是烂好人,他把这些收拢的人当成了炮灰,用来消耗守城的物资士气。

“这个老匹夫,让我抓到他,必定把他的脑袋揪下来!”

汤和恶狠狠说着,随即朝着手里的馒头咬下去,一口咬掉了大半,仿佛馒头就是贾鲁的人头。

王维松同样拿着热乎乎的馒头,他就比汤和文雅多了,饿死了也有个饱样。

“老朱,汤千户,按照我的看法,今天贾鲁就会派出精锐,如果再继续消耗下去,那帮人也未必愿意牺牲,毕竟他们可都是贼匪出身,没几个好东西。官兵强势,他们不得不服从,但若是逼得太急,不给他们活路,少不得也要玩命。”

“小先生所虑极是,我们目前的确不能掉以轻心,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老朱扯着大嗓门在一旁附和。

用完晚饭,朱重八和汤和立马行动,又亲自去城墙上巡防了。

果然如王维松所料,今天攻城的元兵之中,有了不少甲士,这帮人身形健硕,披着铁甲,手持砍刀利斧,后面还有弓箭手掩护。

他们渐渐取代了那些装备简陋的杂兵,成了攻城的主力。

这么一来,形势立马就发生了反转,守城部队的劣势立马就显现出来。

红巾军的伤亡数量立马攀升,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一幅幅担架不断从一线被抬下来,王维松忧心忡忡,他知道,伤亡数太大了!

整个攻防战争进入了无比血腥的过程,每一天的伤亡人数都是前一天的好几倍还多!

不过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因为王维松很清楚,工部尚书出身,治水奇才,贾鲁贾大人的真正优势是什么,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拿出真正的本事……

正在王维松思忖的时候,突然城头有人惊呼,元兵动手了!

只见在元兵的后面,出现了几个地龙似的东西。

高度至少在两丈左右,足有三四辆马车并在一起那么宽,至于长度蜿蜒而来,看样子应该有三五十丈,换句话说,就是百米以上的长度。

阵前突然凭空出现了这么个东西,红巾军众将士是从来没见过的。

这庞然大物就如同洪荒巨兽,声势吓人,铺天盖地、滚滚而来。

给众将士造成无穷恐慌。

“小先生,朱重八让您赶紧去看一看……”

汤和从城头下来,抓着王维松的胳膊,不由分说,几乎把他抬了上去。

当看到城下怪物的时候,王维松也倒吸口冷气,忘了胳膊的疼痛。

“这是威名赫赫的吕公车!”

王维松叫出了名字,朱重八由大惊变成大喜,心花怒放,小先生果然见多识广,既然认识,就必定有办法了。

“小先生,你快说说看!”

王维松微皱着眉头,又看了看,终于确定下来,这东西就是吕公车。

在《续资治通鉴》中就记载:造吕公车、仙人桥、长木梯、懒龙爪,拥至城下,高与城齐,欲阶之以登。《明史》也有关于吕公车的记载。

根据记载,吕公车很可能是一种在元明都有过应用的攻城器械,等到满清八旗兴起,他们善于使用小巧的楯车,和吕公车又不同了。

如果说这玩意儿是贾鲁鼓捣出来的,王维松可真是服气,放到现代社会,估计也是清华大学建筑系高材生吧。

这人的确是理工科天才,不可小觑。

这玩意儿最大的特点就是无比巨大,营造出吓人的声势是其最首要的功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