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后世兑换科技,震麻老朱

大白爱吃奶

首页 >> 大明:从后世兑换科技,震麻老朱 >> 大明:从后世兑换科技,震麻老朱最新章节(目录)

第四章:朱允熥的改变,让朱元璋好奇!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太监刘奇用尖锐的声音喊道:“礼!”

这话一出,文武百官边跪下,边喊道: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岁个娘腿子,咱的子民们正在受苦受灾。”

朱元璋拍了拍龙椅,带着几分怒火说道:

“别整这些虚的,都给咱起来,想想法子如何赈济灾民。”

“先把受灾地域和灾民数量汇报上来。”

听到这话,文武百官们皆是一惊。

他们是知道这位皇帝脾气的,任何事都要做到尽善。

不然动辄就要杀头,抄家,灭族的。

工部尚书宋青,上前一步,弯腰拱手道:

“禀告陛下,臣有事起奏。”

“此次黄河溃堤,波及浙江,湖广两省。”

“其中武昌,德安,湖州等地受灾最为严重,水田被淹,民房坍塌,就连城池内都是一片汪洋。”

“灾民初步估计两百余万。”

他一五一十的把,下面报上来的消息,一股脑说了出来。

听到这话,殿内的文武百官,全都愕然。

因为这次的洪灾,比以往来的更加猛烈。

有些官员面露死色,心痛不已。

朱元璋更是气的咬牙大骂;

“他娘的贼老天,让咱两百多万百姓受苦。”

“都给咱快想办法,如何开始赈灾,让他们第一时间可以喝到一口热粥。”

或许是出生草根。

这位皇帝,对官员非常狠。

但是对农民真的没话说,轻徭役,薄田赋。

尤其看不得老百姓受苦。

武官们都低着头,你看看我,我瞅瞅你,憋不出半个响屁。

打仗他们在行,对于这种利民治国,赈灾的事,那完全是一窍不通。

文官们一个个开始思考,应当如何应对。

就在这时,方孝儒站了出来,他恭敬的说道:

“陛下,臣有一计。”

朱元璋看了对方一眼,他知道对方是故去宋濂的弟子,故而高看一眼;

“方学士,快给咱说说。”

方孝儒一甩袖袍,捋着胡须说道:

“陛下,臣认为应当从江西,河南和两广调取粮食用于赈灾。”

“朝廷再派遣钦差大臣,组织赈灾事宜。”

“所谓灾易生变,应当再派遣一支部队驻扎,这样可保无碍。”

听完他的话,文臣们频频点头,非常认同这个方案。

朱元璋也点点头,觉得有几分道理;

“方学士,不愧是宋濂弟子,机警敏捷,思路清晰。”

“各位爱卿谁还有计策补充否?”

很快文臣们,就开始补,但都是顺着方孝儒的方法而延伸。

说的大差不差。

朱元璋觉得差不多的时候,看向两位皇孙。

见到朱允炆的时候,脸上没什么变化。

但看到朱允熥的时候,他都有点诧异。

因为以前的朱允熥是不敢看他眼睛的,被看一眼,就要低头找东西。

今天却昂首挺胸,直视着他。

不错!

不错!

咱的孙儿变了。

“炆儿,熥儿!“

朱元璋面带笑意的说道:“你们来分别说说,对此次灾情的看法吧。”

朱允炆早就等着这一句。

他提前知道消息,得到老师的指点,所以非常自信的上前说道:

“皇爷爷,孙儿以为,此次洪灾猛如虎,应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行动。”

“将周边几省的粮食,运往灾地,再而辐射周围省,让灾粮可以源源不断,如此往复可解大灾也。”

他说的头头是道,颇有几分道理。

但其实本意和方孝儒的无二。

不过朱元璋听完很是高兴,笑着夸赞道:

“不愧是咱的皇孙,有治国之才。”

“哈哈!”

他这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因为朱允炆的性格他是知道的。

温文尔雅,通读儒学,是个不错的孩子。

听到这话,文官们也全都跟着附和;

“是啊!殿下才情似海,我等自愧不如。”

“没想到殿下小小年纪,却有这般高深的见解,真乃英雄少年也。”

他们这群人,一看到皇帝夸赞,什么话都能说。

武官们大多数都听不太懂,他们大多数都没读过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