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玩家啊

蟀小野

首页 >> 我真不是玩家啊 >> 我真不是玩家啊最新章节(目录)

第七章 瘦巴巴的老爷们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永兴初年,天子尚幼,太皇太后垂帘听政。

奉太皇太后懿旨,政事堂成立,成员十八人,文官八人,武官十人,以本官加带“参知政事”。

政事堂,中书省左丞相为主导,每日值班六人,六部长官择其二,大理寺卿、御史中丞择其一,五军都督府十位左右都督择其二,轮流上值。

政事堂合署办公,以供永兴帝观政。】

*

黄昏时分,临康中心,神京皇城,文华殿

文华殿,位于太子东宫春和宫之西南,乃东宫正殿,太宗皇帝在世时,常在这儿处理政事。

文华主殿的东侧偏殿,往日强调肃静的值房,此刻却人声哗哗,倒有点像临康西坊的集市。

北征大军还朝,一路的后勤、与地方的交接,都得由六部负责,赶巧今个儿轮到兵部上值,数不清的文书传菜似的送进送出,清一色蓝袍的官员们手里不得空闲,忙的不可开交。

东偏殿的正房里,那张梨木桌案后,兵部杨尚书却捧着本册子,时不时呷上一口香茗,看起来清闲得紧。

年过半百的杨尚书目光如炬,盯着那册子上的蚊蝇小字,正看的入神,忽然大门推开了,喧杂的声音铺面迎来。

看似年老体衰的杨尚书,瞬间将那册子往怀中一塞,动作麻利,像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似的。

观清来人是自己的长随,杨尚书云淡风轻的抿了口茶,摆手示意长随带上门。

长随凑到他耳边,低声道:“中城兵马司来信儿,有人扣押了李中丞的儿子,说是酗酒闹事。”

闻言,杨尚书脸上透出不悦,他听到中城兵马司这名儿就不得劲儿,李中丞之子被扣押倒是其次。

“人是安四郎扣的?”

“是。”长随道。

言罢,杨尚书不悦更甚。

五城兵马司隶属于兵部,安四郎身为中城指挥,对他这个上官也算有礼恭敬,可一旦论及正事,兵部完全管辖不了中城兵马司,案子也一点儿插不进手。

杨尚书摸出那本小册子,仿佛事不关己道:“让下头的人录好备案,任那安四郎折腾去,只要不过界,咱们别管。”

“但今日,南城兵马司也递了份文书,同样事关李双,与中城说的却相差甚远。”长随拿出一份儿公文,递给杨尚书。

杨尚书浏览着公文,听长随详细说了事情经过,眉头渐渐皱成川字。

“魏国公长子,安子桓…”

杨尚书蹙眉思索,长随立在一边静静等候。

忽而眉毛一展,杨尚书又将那小册子塞入怀中,起身不动声色道:“切莫妄动,等本官见过胡相,再做计较。”

说罢,杨尚书抖了抖身上的红袍,拉开门,大步流星走出正房。

值房里的官员们停下手头的工作,纷纷向杨尚书见礼:

“见过杨公。”

“诸位同僚辛苦了,大家继续忙吧。”杨尚书和煦地笑了笑,卷起袍袖而去。

杨尚书迈出偏殿正门,霞光洒得满地都是,庭院橙黄黄一片,院儿中央的石井亮堂堂,散着晶莹般的光辉。

那井名曰大庖,井水甘甜,名冠京华。

杨尚书身后的东偏殿已然点起了灯,可在对头,西偏殿却紧闭着门,黑压压的。

文武有别,西偏殿,正是五军都督府的上值所在。

五军都督府,即中、左、右、前、后都督府,统领大夏全国军队的最高军事机构。各都督府最高长官为左右都督,官拜正一品。

北征大军开拔,五军都督府拢共十位左右都督,就去了七位。

十位都督兼参知政事,走了七人,只余下三位都督轮班政事堂,且加之军务繁多,便导致北征这段时间,西偏殿常常见不到人影儿。

杨尚书踩着余晖,绕过那大庖井,走向庭院左边的文华主殿。

主殿大门两侧立着俩太监,见杨尚书一来,一人立马进殿通禀。

杨尚书等在门口,待那通禀的太监出来,他微微拱手,然后进入主殿。

主殿灯火通明,西北角,坐落着一张梨木桌,与杨尚书那张相差无几,桌案堆着不少折子,却是整整齐齐,桌后的老人提着笔,正批阅着一本奏章。

那老人鹤发短髯,头顶乌纱,一身红袍,内衬圆领衫,看上去年近花甲,却是精神矍铄,仿佛那悬崖边历经千年风雨,依旧昂扬不挠的苍松。

杨尚书来到桌案旁,欠身执礼:“胡相国。”

红袍老人似乎没听见般,仍旧阅着奏章,官袍补子上的仙鹤栩栩如生。

杨尚书作为兵部尚书,从一品高官,又加参知政事,向来言出法随,此刻被人晾在一边,却神色恭谨,没有丝毫怨言。

老人添修着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