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工业时代

夜夜叶子

首页 >> 民国的工业时代 >> 民国的工业时代最新章节(目录)

第三章 包头县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采矿车工作效率惊人,基地拥有勘探矿产的功能,采矿车只要顺着基地勘探出来的矿产分布图达到最近的矿车产地进行开采就可以,三天后萧一汇报说采矿车返回。在这三天中萧远出去考察过一次,因为没有防御力量,所以只是在附近走了走,但从路人口中得到的消息已经足够消化,根据这些消息萧远制定了初步的计划。

现在是光绪二十六年,也就是1900年的5月,基地所处的地方属于绥远省包头县以南三十公里处的荒野。萧远并没有足够的历史知识,但基地中记载的东西足够。1900年,中华大地在苦难的深渊中徘徊,还没有找到走出困境的道路。戊戌变法失败,清廷正在悬赏十万两白银追捕康有为、梁启超;再过几天义和团就会进驻北京,英美法德等国组成的八国联军正在来的路上,马上就会攻占北京,逼迫清廷签订辛丑条约;国际上德意志帝国正在磨刀霍霍,准备开拓阳光下的土地,英国深陷布尔战争中,马上就会遭受布尔人游击战的摧残。远的不说,就在广东,近代中国第一人李鸿章担任两广总督,重拳打黑,然后就会跑到北京与八国联军谈判。

当然,这些耻辱萧远都记在心里,等日后讨回来,但现在最重要的是开始启动自己的事业。能源基地启动,采矿车将金银矿产卸下来后生产基地启动,将矿产加工成通用的银元,当然,银含量不会太高,不过比外界通用的货币高一点罢了。

让人惊喜的是,采矿车一次拉回五百吨矿产,最后共制成银元五万枚,萧远第一次觉得赚钱如此容易,这将是自己在这里的起步的基础。

有了钱还不行,萧远又命令基地成产五名基因人,其中一人是金发碧眼的老外,在这个年代有个老外作为护身符是必要的,虽然有些悲哀,另外四人设定为军人作为保镖使用。采矿车采集的银矿还有一些伴生矿,三天后采矿车又跑了一趟,利用这些材料基地成功的生产出六支左轮手枪,作为护身之用。

外出的准备完毕,萧远下令基地全面运行,能源基地启动,通过第一辆采矿车采集的原料生产采矿车,等采矿车足够后开始生产足够一个连使用的武器装备。之后的生产任务就是建筑材料和纺织品加工设备,海棉纺织将作为自己在这个世界起步的第一个产业。

包头县城的大街上萧远一行人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并不是衣服引起的,他们都换上了基地生产的长袍,而是金发碧眼的萧二太吸引眼球。包头在21世纪的时候是中国重要的基础工业基地和全球轻稀土产业中心,被誉称“草原钢城”、“稀土之都”。而在这个时期因为勘探技术的落后,它的矿产还并未发现。但因为紧邻蒙古草原,又因为南临黄河,在这个时期已经是中国西北著名的皮毛集散地和水旱码头。虽然这里也有洋人开的洋行,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够见到洋人还是很稀奇的。

萧远也打量着这个年代的行人,他们大多佝偻着身子,眼神麻木,他们代表了这个国家的现状,暮气沉沉,毫无生机,就像是躺在床上等待死亡的老人。街道上行人不少,还算是繁华,萧远甚至看到了来做生意的洋人,虽然没有在广东的西方势力那样深入到每一个角落,搜刮着一切,但在这里也是用尽手段来攫取最大的利润。

他们的目的地是县衙,打听过后几人直奔那里,守在县衙门口的差役看到趾高气昂的萧二不敢阻拦,“这位是来自白头鹰的洋大人,前来拜会县太爷,有重要的事情商量,赶快去通报!”萧远对差役说道,差役立刻转身跑去汇报,这要放在平时,不拿出点好处是绝对见不到县太爷大人的。

包头县令高禹头上的官帽子刚带上不到五个月,这里也算是富庶之地,每个月都会有各处的敬仪送上,下面的事情由胥吏办理,自己的小日子过得不要太悠闲。没想到今天得到通报,一位洋大人带着几名手下前来拜会,宫廷里的老爷们不太明白,自己曾经在广东那边为官数十载,可是知道这洋大人的厉害,如果闹出点事情来自己的官帽子绝对保不住!上次因为得罪上官才被发配包头,这还是因为有靠山帮忙,这次可不能马虎。于是赶紧穿戴整齐,让下人领着自己往会客厅去。

“本官是包头县令高禹,各位请坐,上茶!不知各位前来有什么事情啊?”高禹供着手,姿态放得很低,萧远有些诧异,这洋人的威力这么大吗?不是说从八国联局侵华以后洋人才变得毫无顾忌的吗?信息有误,但萧远乐得看到这种场面,这样对自己更有帮助。

“高大人,这位是来自白头鹰的乔治先生,他是代表白头鹰安布雷拉公司前来包头县考察建厂事宜的,本人叫萧远,是乔治先生的翻译。”萧远坐在萧二下手,对对面的高禹说道。

高禹也不在乎萧远的失礼,内心有些为难:“乔治先生,外国人在这里办厂的事情朝廷上没有章程,咱这里也不好做主啊。”他的消息算是灵通,知道北京那位对洋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自己在户部的靠山来信说拳匪势大,老佛爷想要通过他们试探洋人的态度,这种情况下自己惹出事端来担待不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