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装了,我要当皇帝

心空空

首页 >> 大唐:不装了,我要当皇帝 >> 大唐:不装了,我要当皇帝最新章节(目录)

第3章 从演武场到朝堂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第3章从演武场到朝堂

这时,长史李若初来求见。

李绩对身边侍立的奴婢道:“传!”

长史李若初来到李绩面前,拱手道:“大都督!”

“若初,你火速派人去汾州、朔州,泽州,潞州,蔚州等地,通知各州刺史集结府兵,每州调兵两千,速来太原都督府报道!各州由刺史领兵,别驾,长史留下驻守!”

“下官遵命!”

说完,长史李若初带上数名军士,到参军处各领了三天干粮以及五十文钱,跨上马迎着风雪出发了。

……

“北方又有战事,郎君一去,又是数月见不了……”紫嫣悠悠道。

“突厥屡屡侵犯大唐边疆,致使边疆民不聊生,如果不趁此机会一举灭了它,始终是个祸患。”

“我知道,只是作为女人,我难免思念你,日日为你担忧!”

“那,我们就不要耽误时间了,抓紧时间恩爱!”李绩说完,一把抱起了紫嫣,朝床榻走去。

趴在紫嫣身上,每一次冲击,她细细的小山眉高高挑起,看得人心神荡漾,怪不得唐朝士大夫们喜欢女人各种眉型,不同的眉型带来不同的感官体验……

七日后。

正午时分。

潞州刺史元嘉,朔州刺史张俭,蔚州刺史张任等九州刺史各领兵两千,来到了太原都督府门前集结。

府兵制最大的好处就是减轻朝廷压力,兵士战时召集,闲时解甲归田,兵器铠甲自带,并自带一部分干粮。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屯田制的基础上,王朝给他们划分土地,给他们派发种子,还免赋税。

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平时兵不见将,将不见兵。

减小了拥兵自重,造反的可能。

那些能征善战的大将大部分会呆在中央朝廷,战时才会下派。

像李绩这种深得唐皇信任的才可以镇守一方。

将士已经到齐,李绩在夫人紫嫣的协助下穿好铠甲。

他手持铁枪,腰系九环蹀躞(diexie)带,上悬针筒,刀子,佩刀,砾石,火石袋等七事。跃上战马后,回头看了紫嫣一眼:“夫人保重!”

紫嫣倚靠门框,看了看一排排立在风雪中的骑兵,步兵,深情道:“阿郎,多多保重!平安归来!”

李绩点点头,举起马鞭,

一声,“驾!”

朝长安骊山进发。

身后浩浩荡荡两万军士跟随。

紫嫣看着身披大红披风的郎君,在风雪中渐行渐远……

……

骊山演武场。

距离长安约20里。

每年冬季,大唐都会进行演武操练。

冬季集结大军演武操练,一来不会耽误耕收,二来跟突厥对战,通常都是在冬季,因为,突厥善于骑射,但不识水性,冬季河西地区结冰,突厥轻松渡河侵略,所以,大唐要求将士必须得习惯冬季作战!

李绩带领部下风尘仆仆来到骊山脚下,放眼望去,已驻扎了数万大军。

锦旗飘飘,帐篷一座连一座。

营地驻扎阵形为方阵。

围绕中军左右前后四个方向,每个方向各四营,每营约两千多人。

中军约五千人。

辕门前,两名英姿勃发的战将策马立于前,拱手道:“大都督,李尚书让我们迎接您!”

李绩定了定神,看出两人是代州府尹张公瑾、岷州府尹高甄生,拱手道:“张府尹,高府尹!”

“请——”两人随即作出了一个请的手势。

“请——”

队伍浩浩荡荡进入营地。

李绩随即下令:“就地驻扎!”

随行长史,各州刺史等官员齐齐回道:“喏!”

李绩下马,和张府尹,高府尹朝中军大帐走去。

进入中军大帐,就见一剑眉星目,身穿紫色袍衫,披大红披风大将端坐于将台,气度非凡。

两旁端坐武将数名。

在系统和原身记忆的加持下,李绩认出此人:李靖!

“药师——”李绩拱手道。

兵部尚书李靖起身,拱手道:“懋功,来了!坐!”

旁边武将,营州都督薛万淑,幽州都尉卫孝节,晋州刺史李道宗,华州刺史柴绍,等齐齐起身,拱手道:“大都督!”

李绩拱手,一一回礼后,坐下。

李靖郑重道:“今时今日陛下召各位来长安,共商突厥进犯之事,明日朝堂之上,各位务必主战,说服那帮反对的老臣,争取此役灭掉东突厥!”

“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