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活在火红的年代

玄诚道人舒宁

首页 >> 四合院:活在火红的年代 >> 四合院:活在火红的年代最新章节(目录)

第219章 热情的堂叔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第219章 热情的堂叔

“嫂子,舒宁,舒晨,舒明,来,喝茶。村里没什么好茶叶,只有一点茶末了,你们见谅啊。”

一到村部,让杨舒宁四人坐下后,洪德佬也不管村长和文书几人,直接就开始翻箱倒柜,给杨舒宁几人开始泡茶。

对于洪德佬来说,村长和文书是听他指挥的,平时可以给他们面子,但现在明显杨舒宁他们更重要啊。

而一边的村长和文书也是尴尬了起来,他们虽然认出了杨舒明,但不认识杨舒宁他们啊,看着杨舒宁几个人的穿着,还真以为杨舒宁他们是下来视察的了。自己的村支书被查出了问题,这才努力拍着马屁呢。

“村长,这位是我的嫂子,这位是我大堂哥的孩子杨舒晨,这位是我二堂哥的儿子杨舒宁,他们这次回老家来看看,祭拜下先人的,这里我招待就行了,你和文书去忙吧。”

洪德佬还准备拍好杨母马屁,请杨母他们出手帮忙解决家里人工作的事情呢,可不敢让村长他们也有了这个机会。万一名额只有一个,被村长抢去了怎么办。

而且杨舒宁本就是他家没出五服的侄子,他作为杨舒宁他们的长辈,本来就应该做好长辈应该做的事情。

“嫂子,我这就叫人把我家那口子叫回来烧中饭,中午就在我家吃了,二十多年没见,怎么得也得在我家吃一顿。”

洪德佬也不待杨母答应,直接就出门了,没一会就回来了。

“洪德佬,你也别这么客气了,都不给我说话的机会。我也知道现在不容易,中饭就去镇上的国营饭店吃就行,家里粮食有限,可不能饿着了伱家里人的肚子。”

杨母当然知道现在农村人的状态,很多农村里的百姓靠着辛勤劳作,用公分换取了每年的口粮,如果杨舒宁他们四人吃了这顿中饭,弄不好这就是洪德佬一家几天的粮食了。

就算洪德佬现在是村支书,也好不到哪里去,除非他敢贪污受贿。当然,洪德佬可以去借粮,但问题是别人也要有多余的口粮啊。

“嫂子,没事的,一顿饭罢了,还是不成问题的,你就放心吧。这么多年没见了,你和孩子们总得给我个机会啊。”

洪德佬可谓是盛情满满,极力邀请着杨母四人上门吃饭。

“这,好吧,”

杨母此时感受到的就是盛情难却,不过心里已经打定主意,忙完来老家的事情后给洪德佬家留下一点全国粮票和工业卷。

杨舒宁他们这里回老家,也是准备了价值好两百块钱的全国粮票和工业卷还有香烟的,为的就是感谢以前照顾过他们的人,也为了迁坟时感谢帮忙的人。此时的工业卷从发行以来,就是全国通用的,不用担心京城发的工业卷到了之江这边就没用。

至于全国粮票,那就更加珍贵了,因为不但全国通用,里面还有油。

全国通用粮票与地方粮票不同之处,不仅在于适用范围不同,还在于全国通用粮票里面含食用油,而地方粮票只是等量粮食产品的凭证。当年,粮票与食用油票用途是不同的。计划经济那会儿,买粮,买食用油,买布,买肉等都需要提交相应的专用票证。光有钱是不卖给你的。那么什么时候既要有钱,还要有粮票、食用油票?典型的场景是外单位食堂用餐前购买饭菜票。比方,你跨省去异地上学入伙,食堂用餐前要先买饭菜票,不仅要提供同等数量的粮食凭证,还要提供按人均每月配给的定量食用油凭证。但是,如果你拿钱和全国通用粮票购买饭菜票就不需要再提交食用油凭证了。

所以,很多时间,可以拿着全国粮票到黑市,换取当地的粮票和食用油票。这样,就可以有油了。

而实用油,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是很珍贵的。如果在请客时菜里放了油,就算是青菜里放,客人也会觉得主人家很热情。而且肚里有了油,也能减少粮食的摄入量,相当于凭空减少了粮食的消耗量。

至于工业卷,对于农村人来说就更加值钱了,甚至比全国粮票更加珍贵。因为现在已经是65年,国家已经走出了三年自然灾害,现在的大部分农村虽然称不上吃饱,但也能混个肚饱。但农村虽然有粮,但却买不到工业用品,因为大部分的时候村里只发少量的工业用品票,比如肥皂票、毛巾票什么的生活必须品。

但想额外买点其他非生活必须类的工业品,就没办法了,只能冒着危险,去黑市用钱买。但问题是农民有钱吗?有,每年村公社交完公粮,再扣除村里人的口粮,剩下的粮食会统一卖掉,这就是农民手里有钱的原因,但这钱多吗?不多。甚至都不够一个孩子上高中的费用。

所以工业卷在农村,还是很值钱的,是真正的硬通获。

杨母心里盘算的给全国粮票和工业卷,用经济上来算,绝对是亏大了。但人情社会嘛。自己发达了,肯定要照顾乡里乡亲的,也是应该做的。

“老婆子,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