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我秦二世,开局选择弃天帝

凤南飞

首页 >> 综武:我秦二世,开局选择弃天帝 >> 综武:我秦二世,开局选择弃天帝最新章节(目录)

第十二章 对你,朕还是信任的嘛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看到这一幕,赵彻轻笑着看着一个个的大臣们忍痛拿出了他们的家资。

其实这些大臣之中也不是没有人想过只拿出些许的钱粮出来,可是当站在赵彻身边的雨化田告诉了他们御史大夫交出了七十万两白银以及三十万石粮食之后,他们就明白,这一回,皇帝是来真的!

而仔细想了想,这些大臣顿时就有明白了。

这哪里是什么捐钱,这是认罪银啊!

试想之前在场的哪一个大臣对如今这位高坐在皇座之上的二世皇帝,表露过基本的忠诚。

也不是说大秦没有忠臣,而是没有人有时机将这种忠诚表现出来不是。

所以想明白了这些问题之后,他们就老实了。

能够有一个让皇帝,而且是作风极度强势的皇帝放过他们的机会,说什么也要争取一下不是。

他们也不担心自己捐多了会让陛下觉得他们贪污了什么的。

身为大秦的官吏,那个不是田亩上千甚至于更多的大地主,哪一个不是爵位在身。

即使是不贪,就凭借着这些年从田亩上以及各种渠道得来的钱粮,那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懂不懂,什么是贵族,什么是世家啊!

没个三五百年以上的家族史,没出过甚至于连续几代出过九卿以上的重臣的家族,你也配叫世家?

所以赵彻让这些重臣们拿出自己一半的钱粮出来支援国库,对于这些重臣而言,可真不是简单的惩罚。

数百甚至于上千年的积累啊!

当然,一半那是绝对不可能一半的,能给个十分之一之一就算不错了。

毕竟数百上千年的时间下来,只怕即使是族长都搞不清楚旁支究竟有多少财富,也调动不了他们多少财富。

所以这里的一半,基本上都是这些重臣自己本家明面上的财富。

但是对于赵彻而言,却也足够了。

过犹不及,真要是逼着他们拿出一半,他们只怕投靠关东六国甚至于造反都不可能叫。

就这样,你一点,我一点,这些咸阳宫内的文武百官捐献的钱粮加起来,赵彻大体一算,好家伙,基本上相当于大秦两年的财政收入了。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如此一来,许多的事情就可以继续下去,大秦也能够继续运转下去了。

眼见事情已经差不多了,赵彻开口道:“可以了,你们的忠心,朕收到了。”

“此次的捐献,也仅限于咸阳宫内的各位,就此打住吧。”

赵彻收钱,肯定是向这些贵族世家去收,那些小官小吏的,本来俸禄就不多,还逼着他们捐献,那岂不就是逼着他们去贪?

最高明的统治者,从来不收穷鬼的钱,一个贵族所占据的财富,很可能超越了一百个甚至于一千个小官小吏。

二八定律嘛!

话音落下,在场这些大臣们也不由得心神一凛!

能够站在这朝堂之上的,就没有几个蠢人,赵彻的这种手段一出,就已经证明了赵彻这个皇帝并不是长于深宫,何不食肉糜的之辈,而是对天下,对朝堂的运转已经有了很清晰的认知。

只是有一点,他知道这天下绝大多数的钱到底在谁的手里,并且知道要想办法将这些钱弄到手里。

就凭这一点,就已经超越了历史上许多的皇帝。

如果再加上其一掌权就暂停一切大型工程的举措,那么这无疑证明,他是一个懂民心,知民情,手腕强硬,心机城府极深的仁君或者是霸主?

如果说之前他们尊崇赵彻,是因为赵彻在弱势之时能够忍辱负重,最终找到机会就对赵高一击致命,表现出强大的心机与逆天的实力的话。

那么现在,就是因为他们知道这个皇帝除去帝王心术与实力超凡之外,还有大帝之资!

想到这,这些大臣们反而不心疼了。

很多时候,一个王朝的气象与兴衰是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的。

一个明君的出现,就意味着众志成城,整个朝廷呈现出一个积极的,高效的状态。

而一个亡国之君在位,就会发现什么事情都办不成,什么事情都办不好,人浮于事,贪污遍地。

说到底,是因为这些可以说是一个时代最聪明的人往往能够最为敏锐地感知到皇帝的好坏。

在君主专制时代,一个明君出现,所带来的的凝聚力与影响力,那可能是无穷的!

所以现在,这些站在咸阳宫内的文武大臣们在见证了赵彻的几个举措之后,算是彻底尊崇起了赵彻这个二世皇帝。

也就是从这一刻起,赵彻真正意义成为了大秦文武百官认可的至尊!

这就是权力——自下而上!

这种变化,实力已经不在陆地神仙境之下的赵彻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