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

熏香如风

首页 >> 刘备的日常 >> 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目录)

1.36 一金知心 (2/2)

上一页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换源:

母亲。公孙氏言道,果仙冻和果冻一字之差,却身价倍增。

正因有个‘仙’字。

麻垫作为楼桑村的特产。果冻嘛,刘备还不打算公之于众。

家中藏金还余二十。

改建马厩实在是绰绰有余。

普通房宅一座不过万钱。更何况只是一座马厩。

新马厩,刘备准备建设成‘干栏’式样。

干栏又称高栏、阁栏。分两层,一般用木、竹、石料作桩柱。上铺楼板和墙壁,下层无遮拦,墙壁也有用砖、石、泥等从地面砌起。屋顶为两面坡顶,覆以树皮、茅草或陶瓦。上层住人,下层用作圈养家畜或置放农具。此种建筑可防蛇、虫、洪水、湿气等的侵害,主要分布在气候潮湿的地区。

刘备建高栏马厩,不是为了防蛇虫湿气,乃是为了在下层堆放草料。

拆除地上部分,在原有地基之上,用青石建起四角桩柱。厚木铺板,四面用汉砖堆砌。盖为两面坡顶,设‘披水排山脊’,马厩分前后两部分,前设横廊,置卧棂栏杆,当中开门,两个坚木马槽分列门旁。后为马厩,马间、厩床等一应俱全,一厩双槽,暂将两马隔开防止撕咬。

下层亦四面砖墙,侧后留门。内中堆满草料,当中置一铡刀,用于铡草。

忙忙碌碌,秋分后,族人忙于小麦播种。

先前修翻车引水,建陂渠灌溉。刘备家后辟的几十亩区田,正好一起播种。

家中女婢、仆从,一概没有。虽说这个时代,蓄养家奴已是常见。刘备还是有些不适应。所幸同族者众,临时雇来也还够用。

百余亩水田,稻苗长势喜人。稻花香浓,不日便可收割。

老族长下田看过,说百亩稻,怕是有千石!

一亩能有十石?产量实在是惊人。须知种麦,良田一亩只得三石。如今清溪水大,掘渠引水,将楼桑村的旱地皆改成水田,必获大丰。

这一切,都等刘备家收割后,再说不迟。

本章完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