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军阀

东仙轩辕

首页 >> 明末大军阀 >> 明末大军阀最新章节(目录)

第五百零六章 盛京事变 (1/3)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二月初三,盛京城。

自从天命十年(1625年)野猪皮努尔哈赤把都城从辽阳迁到沈阳中卫,并在沈阳着手修建皇宫开始,沈阳迎来了历史性转折,从一个军事卫所,一跃成为盛京皇城。后来到了天聪八年(1634年),皇太极尊沈阳为“盛京”。

当年努尔哈赤在盛京城内修建了议政之所——大政殿和十王亭,在中轴线北侧依照女真族建筑模式建设一个“居住之宫”,便是罕王宫。

而后天聪元年至天聪五年,皇太极下令续建了由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麟趾宫、关雎宫、衍庆宫、永福宫等组成的大内宫阙。

同时皇太极还下令修建了盛京八门,八旗军各守一门,城市通道由明卫所时期的十字街变为井字街。此时盛京城内除皇宫外,还有汗王宫、十一座王府、六部衙门、庙宇等。

四条道路将满清皇宫围在中间,与四条道路相对应的就是八个进出城的城门,即“八门对八街”。

此时在盛京西面的怀远门外,多尔衮、多铎、代善率领的满州两白旗、正红旗,以及蒙古两红旗、两白旗将近七万大军抵达城下,城中留守的老弱兵丁虽然不见皇太极的銮驾,也没有见到皇太极的诏令,但是面对多尔衮的兵威,还是乖乖的打开了城门。

数万大军随即入城,多尔衮命多铎立即掌控城中防务,盛京从即刻起开始戒严,多铎随

即率领满州两白旗兵马前往各处城门和要处守卫。

多尔衮与代善、正红旗固山额真恩格图、镶红旗固山额真布颜代、正白旗固山额真伊拜、镶白旗固山额真苏纳随即率军前往大内,大队兵马驻扎在宫外,多尔衮、代善和蒙古两红旗、两白旗固山额真一起,率领数百甲兵进入宫中,随即封锁了崇政殿。

“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在此议事!”

多尔衮抑制住心中的喜悦和激动,随后说道:“另外将庄妃和福临带来!”

大玉儿本名博尔济吉特布木布代,蒙古科尔沁部人,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孝庄文皇后。

此时代善闻言不禁微微变色,想要说什么,但还是叹息一声,派人去办差了。

没过多久,庄妃大玉儿带着福临先一步抵达了崇政殿,看着满脸沧桑的多尔衮和代善,沿途见到了正红旗和正白旗的兵马,却不见皇太极、豪格等人的身影,心中便已经明白了八、九分,心中顿时涌起了悲凉和恐惧来。

多尔衮见状只是命人取来软墩,让大玉儿和小福临坐下,继续等候朝中大臣。

过了没多久,议政大臣劳萨、汉军镶红旗一等参将金砺、内大臣塔瞻、刑部丞政索海、议政大臣英额尔代、都察院丞政张存仁、吏部丞政高鸿中、内大臣图尔格、兵部丞政叶克书、三等昂邦章京图赖等人纷纷赶到,这些人已经是满清留守在盛京的所有主要大臣了。

此番入关一战,皇太极还带走了大量的文武官员,用于辅佐自己处理军中事务,可是战败之后,多尔衮将这些大臣全部抛弃在乱军之中,让这些皇太极的心腹大臣死的死、被俘的被俘,朝中大臣也为之一空。

众人此时从城中随处可见的两白旗、正红旗警戒兵马,已经猜出一二来,现在看到只有多尔衮、代善和几个蒙古各旗的固山额真在场,并不见皇太极,心中更是不安。

多尔衮见众人已经到齐,便下令封锁崇政殿,说道:“本王率领大军突然返回盛京,诸位一定惊疑不定,在担心前线战事如何了。”

多尔衮看了大玉儿一眼,眼神中透着一丝温情,随后继续说道:“陛下率军在昌平州、延庆州与刘衍部十余万精锐决战,但是因为陛下指挥失措,致使我大清三十余万将士一战而溃,除了本王与豫亲王、礼亲王和诸位蒙古固山额真抢出来的兵马外,大军主力尽数覆灭,陛下与肃亲王、郑亲王等一众旗主、王公大臣全部战死!”

话音刚落,大殿之上鸦雀无声,突然大玉儿惨叫一声扑倒在地,身边的福临也不知所措的开始大哭起来。

此时议政大臣英额尔代怒声说道:“不可能!我大清举倾国之兵三十余万,就算战败,也绝不会如此惨烈,我要求朝野大议,对撤回来的兵将进行质询!”

多尔衮冷声说道:“质询?你要质询谁?本王

还是礼亲王,还是浴血奋战,千里步行回来的各旗勇士!”

被多尔衮一番怒怼,英额尔代顿时冷静了下来,随即便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何在城中见到的兵马,都是满州两白旗、正红旗的兵丁,两黄旗和两蓝旗、镶红旗的兵马都去哪了,就算是溃败了,也不至于一个兵卒都见不到吧!

这个问题其余众人也都想到了,一瞬间,一个难以置信的想法出现在众人的脑海里:这场大败,是不是因为多尔衮造成的?

只是现在盛京已经尽在多尔衮的掌控之下,此时谁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多尔衮见众人很是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