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荣耀之大唐天子

孤舟泛蠡

首页 >> 帝国荣耀之大唐天子 >> 帝国荣耀之大唐天子最新章节(目录)

第十四章 远征高句丽(一)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何日长缨天借我,八方狼烟一剑平。上回咱们讲解完李世民的烦恼,立储之争已经落幕。该贬的贬,该杀的杀,朝堂之上已经肃清。太子之位已定,天下可安。虽然在这场夺嫡风波李二痛失两个爱子,虽然在这场夺嫡风波中李二心力交瘁。然而事情总算是翻篇了,这一年,是贞观十七年,李世民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岁月无情啊!就在天可汗沉浸在无限悲伤中时,在大唐的东部有一个蕞尔小国,试图挑衅大唐的声威。

贞观十七年(643年),新罗遣使入朝,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向天可汗陈述高句丽图谋断绝其朝觐大唐天子的通路,并声泪俱下的控诉着高句丽在朝鲜半岛的恶行,哭的那叫一个伤心。当即就引得唐廷雷霆震怒,正愁没处撒气的李世民决定御驾亲征,扫平这个碍手碍脚的跳梁小丑!上文咱们说过,在隋唐时代,中原王朝有两大劲敌——突厥部族和朝鲜半岛!现在突厥已经被彻底玩残,成为历史过往。本来自大唐武德朝起,中原与辽东半岛相安无事,毕竟前朝炀帝血淋淋的教训摆在大家面前。只要高句丽不来招惹大唐,唐廷也是不愿意费心劳心戮力去和这个小毛孩子一般见识。毕竟打仗不仅要花钱,还是要死人的。搞得好一劳永逸,毕其功于一役(参考唐灭西域诸国);搞不好劳民伤财,动摇国本(示例炀帝三征高句丽),更何况辽东半岛人烟稀少、资源匮乏,经济发展水平实在是不如中原,就算是勉强靠武力强行接管了,也成了增加在大唐财政支出上的包袱,让本就不富裕的财政预算更是雪上加霜。风险明显大过收益,更何况初唐时代经过隋末乱世的战火纷飞之后,天下人都希望能消停几天。这题李世民会算,隋炀帝要是有李世民一半脑瓜仁,也不至于亡国灭种啊!别的不说,咱就单论脑瓜仁,李世民抠出来放秤上也比隋炀帝多的多。

要说这中原与朝鲜半岛的恩怨,说来可就话长了。早在公元前37年,那一年王莽兄弟才八岁,西汉王朝还在风雨飘摇之中苟延残喘。扶余人朱蒙在沸流河畔的纥升骨城(今辽宁桓仁五女山城附近)建立了高句丽国,并强行参与了周边一些小国和部落的内政。那时候的高句丽,还不叫高句丽,他有一个特别土气的名字,叫“卒本扶余”。公元3年,卒本扶余把国都搬到了“国内城”(今天吉林省集安市)。趁中原王莽和老刘家忙着撕逼的时候,高句丽不断兼并周围小政权,终于把自己吃成了一个胖子,成长为辽东半岛最具实力的政权。公元14年,那时候的中原大地,王莽篡汉建立新朝。由于老刘家并不甘心失去的权力,导致国内政治形势日趋混乱。

或许是卒本扶余飘了,又或许是新莽政权握不住刀了。新莽王朝弄丢了辽东玄菟郡(今辽宁省新宾县西南)高句丽县。卒本扶余全然不顾国际社会的巨大反响,公然占领新莽王朝合法领土。占领高句丽县的卒本扶余决定这个名字很吉利,这块地方更是风景秀丽、环境宜居、经济发达、民生兴旺,因此将国号改为“高句丽”,并将高句丽这个名字,一直延续到隋唐时期。

东汉末年公孙度控制了辽东郡,逐渐脱离了曹魏集团的战斗序列,野心勃勃的高句丽主动联系到曹魏政权,表示愿意与其联手灭了公孙度,曹魏政权也欣然应允出兵扫平了辽东郡。无耻的高句丽出尔反尔撕毁盟约主动向曹魏集团开火,袭击辽东西部地区。曹家都是暴脾气,对于这种无耻的行为当然是无法忍受,出兵直接摧毁了高句丽丸都城,吓的高句丽东川王丢掉祖坟宗庙一口气逃到沃沮。然而由于中原历经魏晋南北朝长期战乱纷飞,大家为争夺中原大掌柜的位子打的头破血流,谁也不肯退让半步,遭受曹魏覆巢之祸后的高句丽就好似雨后春笋般冒了上来,并拥有了与中原王朝硬碰硬的实力。

永嘉五年(311年)、永嘉七年(313年)、建兴二年(314年)、元兴三年(404年)疯狂的高句丽不断在中原政权家门口闹事,肆无忌惮的搞着扩张政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你能拿我怎么样的无赖嘴脸。蕞尔小国,弹丸之地,跳梁小丑终究难成气候。义熙九年(413年),高句丽长寿王成为高句丽国王。当时的辽东半岛,并不是只有高句丽一家在这此繁衍生息,在他的南边还有新罗和百济两个不太友好的邻居。因为宅基地归属权问题,百济和新罗产生了激烈的对抗,双方从口水战一度升级到白刃战。元嘉四年(427年)被曹魏和慕容鲜卑两大家族轮番胖揍的高句丽一方面扛不住中原王朝隔三岔五的铁拳出击,另一方面是为了把新罗和百济这两个不省心的邻居踩在脚下,长寿王决定把都城迁到平壤(没错,就是现在金三胖的家)。大搞侵略扩张军国主义思想的长寿王,也确实使高句丽一度成为东亚强国。

罗贯中同志讲过“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有团结就会有分裂,努力了一辈子的长寿王,也没能阻挡子孙因分家不均而相互攻伐的局面。在高句丽安藏王被刺杀后,其兄安原王成了全村的希望。安原王统治期间,王室内部对于权力分割斗争急剧恶化。两大政治集团互不相让,都认为自己才是血脉纯正的正统嫡系,闹到最后便宜了年仅八岁的阳原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