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古玩街捡漏,开场即是巅峰!

蹇人上天天

首页 >> 直播古玩街捡漏,开场即是巅峰! >> 直播古玩街捡漏,开场即是巅峰!最新章节(目录)

第2章 仿画也能卖钱?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老板,这个多少钱?”

“2万!”中年男人瞅了他一眼,又刷起了视频。

“10块卖我得了。”

“我这是清代郑燮的画,昨天有人出了2万我还没卖呢!今天算是开张生意,给你算得很便宜了。”

“啥郑燮啊,这就是个印刷品,几块钱一张,给你十块当是路费了!”陈明说着从兜里摸出10块钱递给男人。

“行吧,在这边别说是10块买的,坏我生意。”男人不太情愿地接下了钱。

坏你生意倒不会,会坏你心情,陈明暗暗想道。

“博主是买来放家里吗?”直播间观众疑惑。

“用来垫桌子的吧。”

陈明扫了扫这副画,“是个好东西。”

说完没管他们吐槽,往里边最大的店走了进去。

这家店叫“宝阁”,是这边有名的鉴定门店。

老板姓张名潘,祖上就是做古玩的,做了几百年依然屹立不倒。

陈明一进门就感觉到了这家店的不同之处。

大,亮堂,好几百平米。

上下两层,大厅摆的东西不多,但大件不少。

里面还有个暗间,应该是招待贵客的地方。

藤椅上坐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穿着褂子,磕着瓜子,很是清闲。

“老板,我这有件好货,你掌掌眼。”

陈明把画放在了面前的桌上。

中年男人用桌上的纸巾随手擦了擦,带上手套,“这......”

“这是仿的啊!”老板说。

“是啊,是仿的。老板您再看看。”

“可这手法实在是高明,如果不是作者故意留下痕迹,都没法看出来是仿制的。”那人啧啧称奇。

“太奇怪了,稍等,我让朋友过来看看,他对这方面有研究。”

男人说着打了一个电话:“老李啊,忙着呢?快过来,我这边遇到个奇事儿。”

“等我朋友看看,他可喜欢这种奇奇怪怪的东西了!”

“好。”陈明坐下了。

“小友这画在哪收的啊?”

“就门口,摊上收的。”

“那不错,”男人点点头,“虽然是仿的不值钱,但是手法还是可以研究一下,我做这行这么多年,很少见仿的手法这么不错的。”

陈明点点头。

陈明摸了摸旁边的砂壶,吓了一跳。

物品:紫藤砂壶

年代:明代

市场价:5万

回收价:5.5万

“老板你这紫藤砂壶不错啊。”

“看出来了?”老板说到,这个紫藤砂壶材质不错,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嗯,明代5万的东西,就放在这个边角,不怕摔坏啊。”陈明说着把椅子挪了挪。

老板暗暗吃惊:“小友好眼力。”能看出年代,估出价格的人不多,不是门外汉。

“运气好罢了。”陈明喝了口茶,谦虚地说道。

“老张,啥奇怪玩意儿啊,不奇怪我可要走了!”进来的是个京区典型的本地人,大着嗓门儿说着老京区话,五十岁左右,精神气儿足。

陈明看了看,有钱人。

懂不懂就不知道。

“你看看。”张老板把画递给他。

“好家伙,这不是仿的吗?”老李说着就想走。

“确实是仿的,奇就奇在这儿,仿的吧,手法很特别,你看这块,如果不是故意留下的,很难看出来。”、

老李拿出放大镜,仔细地看了起来。

越看,眉头皱得越深。

过了五分钟,才抬起头说了一句:“你的?知道这是谁做的吗?”

“王尘先生仿制的。”陈明淡定地说。

“好家伙,今儿遇到个识货的。”男人把画一收,“卖不卖。”

“卖!”

“老李咋回事儿啊!仿的怎么能买呢?”张老板急忙说道。

“仿品不值得买,但是王尘先生仿的,就值得收藏。”老李说道。

“这人什么来历?”张老板疑惑道。

“王尘啊,有名的国画大师,他仿的东西,一幅清明上河图,卖掉了千万。”

“这么牛。”

“所以留了个口给你看,要不根本看不出来。人家就是告诉你,这是我仿的,也是值钱的!”

“牛掰。”网友们算是开了眼了,不仅古玩市场看到卖批发商品的,居然仿制品也能收藏。

这不绝绝的捡钱吗!

“小友你在这哪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