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卧龙之子,三兴大汉!

老骥卧槽

首页 >> 三国:卧龙之子,三兴大汉! >> 三国:卧龙之子,三兴大汉!最新章节(目录)

第【30】章 竞标(新书求花求收藏)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瞻哥哥笑得好坏呀。”刘萱低声说道。

“是呀是呀~肯定在打坏主意,这些商贾要倒霉咯~”诸葛果轻笑道。

两个丫头咬着耳朵窃窃私语,商贾们则全都眉头紧皱。

“敢问小丞相,为何竞标?具体何意?”有商贾忍不住问道。

“所谓竞标,就是独家销售的特权。”诸葛瞻侃侃而谈,“以关中地区为例,在座的肯定有不少来自关中的商贾,但最终我只会挑选其中一位,与其交易青霜。”

“而竞标,就是竞争这个资格,谁出钱多,大汉就跟谁合作。”

“同时,大汉也只会将青霜卖给中标之人,届时整个关中的青霜生意,都会被中标之人吃下。”

随着诸葛瞻话音落下,众多商贾的呼吸都急促起来。

盐业本来就是稳赚不赔的生意,倘若再加上区域性垄断,那简直就是暴利买卖。

这个标必须拿下!

所有商贾心中直接下定决心,倾家荡产也得拿下。

只要能够中标,垄断一个地区的盐业,绝对会连本带利赚回来。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尤其商人逐利的本性,在这一刻被无限放大。

曹魏、东吴那边同样是盐铁国营,这就注定私自贩卖食盐乃违法之事。

但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

有20%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

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

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

况且在三国乱世,还敢出来做生意买卖,谁还没点背景?

这些大商贾,说白了都是背靠各地大世家的马仔,甚至就是世家的远房庶子。

世家豪族在蜀汉处于被打压的状态,可在曹魏、东吴那都是人上人呢。

曹魏那边在用九品中正制,而东吴那边虽无明文规定,但世家豪族地位很高。

诸葛瞻也不在意这些商贾的死活,反正青霜是好东西,能不能贩卖是他们的事情。

而且曹魏、东吴虽有盐铁专卖的律法,但其实贯彻得并不彻底。

究其原因,还是历史遗留问题,东汉时期盐铁解禁,允许民间进行盐铁交易。

这个口子一旦被放开,自然就会被世家大族迅速垄断,百姓根本无力染指这些生意。

从汉和帝时期到汉末天下大乱,一百多年间,盐铁就一直处于私营状态。

许多问题不是一道政令就能解决的事情,尤其曹魏和东吴还都特别仰仗世家豪族,有些事情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相比于其他两国,蜀汉在这方面有优势。

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好处。

蜀汉小国寡民,拢共就一个州的版图,国家的影响力深入民间。

古话说皇权不下县,但在蜀汉下村庄都没问题。

地盘小,好监管,盐铁私营很好解决。

“啪啪!”诸葛瞻拍了拍手掌,正在激烈讨论的商贾恢复安静,全都翘首以盼看着诸葛瞻。

“现在开始竞标。”

随着诸葛瞻话音落下,下人纷纷捧着笔墨送到商贾面前。

诸葛瞻继续道:“诸位只要一次出价机会,将你们的竞标价格、以及地区写下来,记得切莫被别人偷偷看去。”

此言一出,各个商贾之间立马相互防备起来,相互拉开距离。

现在这些商贾都是竞争对手,一旦被对方知道底细,那绝对与中标无缘。

“诸位有一炷香的时间,过时还未写出竞标价格,视为放弃。”诸葛瞻说着点燃一炷香。

下边的商贾心中压力骤然增加,一个个全都皱眉沉思起来,迟疑着到底花费多少钱来竞标。

写少了肯定不行,那样中标的几率太低,肯定得往多了写。

给出的价格越高,越是容易中标。

可到底需要多高呢?其他人会不会也加价?

只有一次竞价机会,只有一炷香的时间,商贾们却要考虑这种重要的问题,诸葛瞻可谓‘不近人情’。

但这就是诸葛瞻要的效果,让商贾没有反悔机会,没有思考时间。

好教这些商贾在独家代理权的诱惑下,头脑一热,选择孤注一掷!

商贾们都憋着梭哈的劲头,蜀汉方面获取的利益自然越多。

“时间快到了。”诸葛瞻出言提醒道。

许多咬着笔头的商贾猛然抬头,看到即将燃烧殆尽的香,再也顾不上什么深思熟虑,一咬牙写下竞标金额,基本上都是他们能拿出的所有家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