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卧龙之子,三兴大汉!

老骥卧槽

首页 >> 三国:卧龙之子,三兴大汉! >> 三国:卧龙之子,三兴大汉!最新章节(目录)

第【12】章 诸葛退仲达(新书求花求收藏)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黄昏时分。

司马懿带着十万魏军抵达南谷口。

“都督,蜀军狡诈,竟然将栈道烧毁了。”郭淮指着山壁上提醒道:“看来咱们是追不上了。”

栈道乃是连接关中、汉中的通道,不到万不得已时,蜀汉方面也不会轻易烧毁。

因为栈道的搭建太耗费人力,一把火烧了容易,但想要重新修建,那需要拿出举国之力重建。

只要蜀汉用出烧栈道这一招,往往魏军就会直接放弃。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因为马谡而导致战败,身在箕谷的赵云、邓芝也只好撤退,但被曹真咬了上来,不得已之下赵云烧毁百里栈道,断绝道路后撤回汉中。

事后赵云曾带人试图修补,但以蜀汉的国力根本做不到,反而随着时间推移,栈道损毁带来连锁反应,毁坏的栈道越来越长。

而今魏延又烧了一条栈道,未来可以预见,褒斜道的栈道也会逐渐荒废掉。

关中和汉中之间有五条通道,子午谷、褒斜道、傥骆道、陈仓道、祁山道。

其中子午谷就是纯粹的山谷,道路崎岖、狭窄,荆棘密布,灌木丛生。

褒斜道、傥骆道乃是栈道,而今两条栈道都烧毁,也就意味着两条路未来都不能走。

日后蜀汉再想北伐,只能走陈仓道和祁山道。

这两条都是平坦大路,唯一的缺点就是路线太长,走这两条路会导致更多的粮草消耗在赶路上。

以蜀汉这种噩梦级后勤难度,运输路线每多出十里,粮草的消耗就会提升一个很夸张的台阶。

司马懿看了看闪避上焚毁的栈道,又朝着谷中随意望了一眼,眼神不由一凝,脱口道:“不对!”

“都督有什么问题吗?”郭淮不由问道。

“你看。”司马懿指着谷中的路面,道:“从路况来开,明显有大部队开道走过去,将荆棘、杂草都踏平了。”

郭淮顺着司马懿指点的方向看去,确实能看到大军踩踏留下的痕迹,非常明显。

“难道蜀军没走栈道?”郭淮感觉有些莫名其妙,“走栈道,然后焚毁能阻拦咱们追击。”

“可先焚毁栈道,再走山谷回汉中,这不是自寻死路么?”郭淮试探道:“都督,会不会有诈?”

司马懿默然无言,显然也无法理解蜀军的行为。

突然,司马懿开口道:“你说,会不会因为诸葛亮身死,蜀军发生内讧?”

通过蜀军诡异的撤军行为,司马懿此刻心中已经认定诸葛亮过世。

如若不然,魏军渡过渭水后,诸葛亮应当露面对战才是。

别看魏军多出两万人,真在五丈原上打对攻,司马懿心里没有一点底气。

毕竟诸葛亮哪次北伐不是以弱克强呢?

以少胜多对别人是难事,但对诸葛亮就是正常操作。

而且这还是建立在魏国有骑兵,蜀国无骑兵的情况下。

兵力少,没骑兵,但就是在这样的劣势下,诸葛亮打出卤城之战,打得司马懿魂飞魄散,再也不敢跟诸葛亮正面叫板。

“派人进去一探究竟。”司马懿选择稳一手,先让炮灰进去探探路。

郭淮闻言领命而去,很快派遣出一队士卒进入山谷中。

约莫一刻钟后,探路的士卒去而复返。

“启禀都督,谷中有大军行进的痕迹,看样子蜀军在一边开道一边行军。”斥候将情况大体说明一番。

“都督,如何?咱们要不要进去?”郭淮忍不住看向司马懿。

“呼~”司马懿再三沉吟,一咬牙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追!”

再三考虑后,司马懿还是带着十万魏军进入山谷,沿着蜀军此前开辟出来的道路追击。

蜀军要一边开道一边行军,而魏军跟在后边有现成的道路,双方速度自然也就出现差异,照这样发展下去,魏军追上蜀军只是时间问题。

一路风平浪静,并没有发生什么意外,更没有埋伏出现。

一切都显得非常平静,但正是因为这种诡异的平静,愈发让司马懿心中发毛。

此刻夕阳西下,天色黯淡下来,颇有万籁俱寂的景象。

突然,大军顿了一下,司马懿心中一紧,知道这是前军停了下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出了什么事情?”司马懿紧张询问。

片刻后,前军一名士卒来报,“启禀都督,前方道路崎岖难行,荆棘密布,不复此前平坦。”

简而言之,之前走的路都被蜀军修整过,但这种修整过的路面突然消失。

平坦的道路没了,这说明蜀军没有继续深入。

但魏军也没追上蜀军,甚至都没看到蜀军的影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