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物科技有升级面板

时间线上行舟

首页 >> 我的生物科技有升级面板 >> 我的生物科技有升级面板最新章节(目录)

第六十二章 一个月赚6.3亿,基因组组装 (2/3)

上一页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左右资金。

而成本微乎其微。

陆恒只需要不停培养L大肠杆菌,繁殖几代,就能达到数百万数亿单位L聚合酶。

这都是纯利润!

当然陆恒不会告诉别人他能赚这么多。

唐健倒是能猜到利润非常高。

毕竟当初他们采购过L大肠杆菌,知道祖代L大肠杆菌繁殖速度非常快。

调配营养液能花多少钱...。

但作为L聚合酶的研发者,恒基生物作为夏国生物产业未来领头羊,赚多一些钱也理所应当。

经过这次大会,夏国生物产业真正进入了百花齐放的时代。

一个月后,也许就有运气特别好的公司,推出独特的生物品种。

他们也将面临一个严重问题。

那就是研究出独特品种后,不敢宣传推广这项产品。

当L聚合酶被无数公司掌握后,没有基因锁也没有基因专利存在,意味着发售就等于公开生物基因。

别的公司对产品进行基因测序,立刻可以使用L聚合酶,费一番功夫复制出相同的产品。

大会后期,这些聪明的企业家们,也发现这个问题。

不过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基因数据泄露,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命题。

并没有外行想象中那么糟糕。

基因复制没那么简单。

对生物部分基因进行测序,和对一个生物完整的全基因组测序组装,概念是不一样的。

举个例子,亲子鉴定,只需要花几天时间就能完成。

这只是选择一段基因,和目标的一段基因进行对比,所以速度非常快。

但要检查儿子的基因,和父亲的基因,所有数据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这就需要对比父子两人所有基因总共31.6亿个碱基对数据!

有一组数据,大概可以让许多企业家放心下来。

那就是目前人类对所有植物完成基因组组装的数量。

截至2021年1月,共有798种陆生植物获得了基因组组装。

这是20年研究取得的成果。

目前的基因组组装来自135种驯化物种、127种栽培物种、120种天然商品和12种野生物种。

其余404个基因组组装来自野生物种,其中77种是农作物的野生近缘种。

陆恒的竞争对手,张丰使用Z-PR技术,几乎复制陆恒的生菜品种快速生长特性,主要原因其实是对方掌握了生菜的基因组组装。

但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有实现完美复刻。

目前野生物种约35万种,比驯化物种约1200-2000种多得多。

人类完成全基因测序,基因组装的物种少之又少。

夏国开发基因数据平台,里面包含大量基因数据,但这些数据,都是不完整的数据。

即便相对完整,却没有完成基因组组装,它们处于混乱状态。

基因协会的企业家们,想要避免花费心思研究出的全新转基因生物,很快就被剽窃。

只需要避开已经完成基因组组装的植物,就能大大减慢被抄袭的时间。

就算被抄袭,也无法完美抄袭,效果可能差很多。

这段时间窗口期,就是他们最赚钱的时期,后续市场出现类似竞品,利润肯定就没那么高了。

当然也存在抄袭超越原创的情况。

这种小概率事件,很难避免。

最终依旧要依靠基因锁或者基因专利。

但这件事,目前处于保密状态。

有些人也许能推测出夏国将要出台基因专利,具体时间却不好猜。

这都是客观原因。

认定基因抄袭,总要对原本基因做到基因组组装吧。

不然怎么认定这些基因是你修改的。

没办法对比。

最初能够申请专利的基因,肯定是完成基因组组装的生物。

这方面夏国并没有落后,目前夏国完成235个组装,处于世界第一。

充分说明了人多力量大这条真理。

阿美莉卡国完成212个组装,欧洲完成168个组装。

至于大洋洲、南美洲和非洲的研究团队仅仅分别发表了40个、9个和1个组装。

陆恒已经得到消息。

将来申请基因专利,要靠申请方提供生物的基因组组装,才能申请下来。

当然已经完成的生物,可以直接对比申请。

陆恒开始提前准备了。

夏国对生菜并没有完成基因组组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