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多子刘禅,兵伐东吴匡天下

大秦大唐大...

首页 >> 三国:多子刘禅,兵伐东吴匡天下 >> 三国:多子刘禅,兵伐东吴匡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63:织女留星,姮娥送月诸葛果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观内可有什么去处?”

刘禅好奇地询问乘烟夫人,准备出去走走。

他享受道家的随性、自由,落拓不羁。

而不是道观的条条框框,各种束缚。

“观内有一座藏书阁,或许陛下会喜欢。”

乘烟夫人沉静地凝视着刘禅,心中暗惊,没想到天底下真的有如此龙章凤姿、丰神飘洒的男子。

她尽量压抑震撼,道心几乎不稳。

刘禅微微一笑,举止潇洒安详,气质豪爽清逸。

他信步来到藏书阁,望着满书架的道藏,古香古色,心中感慨。

这里没什么勾心斗角,真是养心的好所在。

读书诵道,就算是做功课了。

闲暇时,还可以踏入深山采药,担风袖月,荷药篓而归。

刘禅来到书案前,看到一本马融注解的《论语》,还有他的弟子郑玄的《毛诗笺》。

马融设帐授徒,不拘儒者礼节,门人常有千人之多。

除了郑玄、卢植等人是他的弟子,袁绍的叔父、汉太傅袁隗之妻马伦,为马融之女。

郑玄又是当世的通儒,客耕东莱,聚徒授课,堪称东汉末年学术第一人。

所以这个神秘、强大的儒学传承,刘禅记忆犹新。

刘备投靠袁绍,为何被轻易接纳?

除了刘备“帝胄”的身份,还有卢植弟子的身份,和袁绍同处一个儒学门派。

师承的关系,是最天然的盟友。

刘禅从小学习的,也都是“郑学”,出自郑玄、马融、卢植等。

纵使如此出身,刘备依旧被骂作织席贩履,曹操是阉宦之后,在名门世家中不受待见。

可想而知,世家、门阀的力量,有多么地强大、根深蒂固。

庶民要争霸天下,绝对是光杆司令,没有世家大族愿意投资。

这时候的藏书,是极其珍贵的。

所以道家藏儒家著作,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闭门造车,反而得不到发展。

否则随便一个大儒上门来问玄:“什么是道?”

道门弟子如何清谈,反驳、诘难回去?

后世的读书人,以精通“儒释道”为标榜,也不是没有道理。

刘禅正翻阅着经典,忽然看到案上有一份帛书。

字迹清高绝俗、流丽清峻,是一种楷书。

刘禅仔细辨认,就看出来了门派,属于钟繇书法。

钟繇被誉为“楷书鼻祖”,他和后世书圣王羲之并称“钟王”。

刘禅眉头微蹙,继续往下翻,看到了蔡邕书法的排版。

看来这位小道士,很钟情于书法、道学、儒学。

点画之间,多有异趣。

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

刘禅看过乘烟夫人的字,算是挺拔优美,但谈不上惊艳。

他猜测,这位道士肯定是精通了道法、书法,开始学习儒家典籍。

真是刻苦啊!

刘禅自惭形愧,想想自己闲暇时,都在干些什么。

反正一言难尽。

“看来还是朕太俗了,要是继续看下去,恐怕真要受打击。”

刘禅整理收纳齐,起身出去走走、散散心。

古人没网络,不代表他们没有兴趣、爱好打发时间。

什么下棋、书法、音律,都是刘禅略懂一二的。

世家子弟只要掌控好这些学识,无论谁夺取了天下,他们都能成为达官显贵。

诸葛家族分仕汉魏吴,也就可以理解了。

刘禅走到院中,朱栏白石,绿树清溪。

真是人迹希逢,飞尘不到。

他隐约听到了鹤鸣,还有箜篌的悦耳、清脆,如泣如诉。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刘禅脑海中,浮现出《孔雀东南飞》的诗句。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很难想象,刘禅竟距离这个时代,如此之近!

“走,去看看。”

刘禅龙行虎步,身后跟着一众侍从。

他来到观外堰塞湖畔,映入眼帘的是织女留星、姮娥送月一般惊艳绝美的女子。

目送飞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寂寥的天地,都焕发了惊世骇俗的生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