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被李秀宁退婚后,我乐疯了

可乐钥匙

首页 >> 隋唐:被李秀宁退婚后,我乐疯了 >> 隋唐:被李秀宁退婚后,我乐疯了最新章节(目录)

第四章 系统,永远的神!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杨广当日拟了诏,并当日颁诏!

改革科举制度的消息一放出来,整个洛阳城随之震动!

与以往的吃瓜的心境不同,洛阳城的百姓稍微琢磨之后,就知道这次的圣旨究竟有着什么意义!

科举改革,跟大隋朝内的所有子民都息息相关!

他们这些下里巴人也可以参加科考了!

他们这些平民百姓也有希望走上仕途了!

所有的百姓阶级对此事奔走相告,他们觉得陛下的这道圣旨实在是好,英明!

而有人欢喜,自然有人愁。

各大王侯世家族听闻旨意,第一时间纷纷赶去皇宫面见皇帝杨广。

这让洛阳百姓的心提了起来!

这么多王公大臣去给皇帝施压……他们光是想想都不知道该咋办。

皇帝……会不会收回旨意?

没人知道皇宫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反正结果是所有大臣全部无功而返!

杨广改革科举的意志很坚决!

这下百姓们又把心放了下来。

皇帝终究是皇帝!

大臣们怎么可能做的了皇帝的主?

一时间,整个洛阳城一纸千金!

…………

身在洛阳城的杨潇自然也听闻了科举改革的消息,心中震撼无以复加!

乖乖!

怪不得隋朝二世而亡!

杨广当真是个疯批皇帝!

科举制度说改就改了?!

具体改动就是从之前的分科考试选拔官员,改为文科举制,也就是增加了以进士一途选拔官员的方法。

可以理解为,后者大多数人都可以做到,只要你足够努力读书。

别看改的只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科举制度,动的可是大隋所有勋贵家族的蛋糕!

科举改革,直接放宽了应试门槛,意味着平民百姓可以依靠科举考试走上仕途为官。

这样也意味着,朝堂之上会出现更多的势力。

鸡蛋一共就这么多,篮子变多了,那每个篮子里能放的鸡蛋就必定会变少。

朝堂之上,必定会有新的门阀家族崛起!

那些王公大臣眼睁睁看着朝堂上多了许多不属于他们任何一方的新贵,心里怎么可能会舒坦?

只能说杨广手段够硬,他们现在没有办法而已。

但杨潇明白,皇帝和大臣们的此一时之隙,将成为日后隋朝崩塌的主要原因!

科举制从出现至此只不过短短二三十年。

甚至科举考试这个制度都还没稳定下来,杨广就想着再次改革!

出发点是好的,但步子迈的太大了!

“可惜!”

杨潇觉得就目前看来,杨广算得上是位好皇帝,偏偏大隋二世而亡,这让他感到有些唏嘘。

若是杨广能早做准备,分化一下王公大臣手中的权柄,过个几十年,等那些勋贵都成了没牙的老虎,再进行科举改革。

或许历史就会有不同的走向。

只是历史从没有如果!

历史中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有其一定的必然性!

杨潇无力去改变此时的一切。

但杨广突然进行科举改革,杨潇是确确实实能享受到好处的!

现在杨潇可以去参加科举考试了!

原本这也不算什么,他没读过四书五经,就算去考又能有个什么结果?

可系统给的第一份签到奖励就是《科举考题真解》!

手中握有答案,杨潇怕什么?

只要这份考题真解靠谱,考好考坏还不是杨潇说了算?

虽然大隋二世而亡,估计太平日子没剩几年了,但杨潇还是觉得可以去试试。

想要在接下来的乱世中自保,就要壮大自己!

而科举考试是杨潇现在唯一可以壮大自己的方法。

只要杨潇考的足够好,谋个一官半职,在朝堂上站稳脚跟,日后总不会太过艰难。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此话不假。

而杨潇是不用去读书的。

看着系统中的《科举考题真解》,杨潇选择了领取。

一时间,大量的知识涌入杨潇脑海,令他感觉头昏脑胀!

半晌之后,杨潇终于感觉好受许多,脑袋也不在发懵发涨。

这《科举考题真解》,不光是直接给了考题答案,还有诸多理解。

杨潇品味着其中奥妙,心中开始感叹系统真是鬼斧神工,这种事情竟然也能做到!

自觉将《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