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弃文从武,帮朱棣暴揍御史

拄着拐杖上...

首页 >> 大明:弃文从武,帮朱棣暴揍御史 >> 大明:弃文从武,帮朱棣暴揍御史最新章节(目录)

第三十六章 史笔如铁!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朱高炽立马跪下。

胖胖的脸皱成一团。

仿佛下一秒,就要哭出来。

“儿臣、儿臣,真的不敢说啊!这违背祖宗啊!不知道会被天下多少文人口水唾沫淹死!”

“儿臣的胆子,没我家老二的大!”

朱棣眯起眼睛。

似是要看清楚自己眼前的朱高炽。

“你是朕的第一个儿子,从小到大你的任何事情,朕都了如指掌。”

“朕知道,你的胆子根本就不是鼠胆,否则你也生不出你家老二那样的孩子。”

“朕也知道,自从你娘死后,你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做事谨小慎微,生怕朕挑着你的一点毛病。”

朱高炽略微吃惊的抬眼看了一眼朱棣,随即又俯下头去。

“这次的事情,事关重大。朕想听听你这个太子的真心话。”

“有那么难吗?”

朱高炽埋着头,眼神飘忽不定。

他动摇了。

他帮着朱棣监了那么多年的国,其实早就嗅出一个国家发展趋势的重要。

刚刚杨明江的话,朱高炽在此之前,闻所未闻。

但是当时朱高炽的脑子里却是出现一个问号。

那些四书五经、圣人典言,除了能让那些官员安分一点,还会有其他作用吗?

有吗?

这些把四书五经读了一辈子的人,入朝为官后,能修建河堤帮百姓抵挡天灾吗?

他们能让百姓不再流离失所吗?

能让天下人吃饱饭吗?

他们能让将士行军打仗时,不再担忧粮草吗?

这些问题都是眼下最要紧的问题。

他们除了提出一些提高赋税、开放国库的意见。

他们还会做什么。

而他们的治国策略,到头来,还是在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身上吸血。

这些四书五经,除了能稳定朝纲。

还能做什么?

就算朝纲稳定了。

但是天下人受苦,岂不是就跟元朝的结局,越靠越近了。

朱高炽默默在心中得出一个结论。

科举制并不能解决当前朝廷的燃眉之急。

但是,这个问题,要怎么改?

要如何改?

改错了怎么办?

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朱高炽也想改,但是他不敢。

朱高炽深吸一口,头也不抬继续俯在地上。

终于对朱棣说出了实话。

“儿…儿臣认为,我家老二说的,有几分道理。”

“但是儿臣不敢想,也不能想。”

“这要是错了!”

“我们一家人登上这个帝位本来就不大光彩。”

“糟蹋了太祖皇传下来的江山和您的名声。”

“史笔如铁!”

“这个责任太大了,儿臣担待不起!”

“所以儿臣不敢也不愿说出赞同科举是个错误的话!”

朱高炽说完,朱棣笑了。

“哈!哈哈哈哈……”

朱高炽顿感毛骨悚然。

“好一个史笔如铁!”

“朕承认,朕这皇位是不光彩。”

朱棣一顿,收起脸上的笑意,认真道:“所以朕这些年来勤勤恳恳,连你娘的丧葬,朕都只让自己休沐一天!”

“朕比任何人,都希望能将我大明朝,治理得超过我爹你爷爷太祖皇!”

“朕都这么勤奋了,已然洗不掉我们一家头上的‘反贼’二字!”

“所以,朕的名声在史书中早就没有了!”

“只要是对大明朝好的一些计策,朕都想用上。”

朱棣顿了顿,仰头看了看天,眼神坚定。

“只是为了让你爷爷在皇天之上,能看得起我!让他知道他把这浩瀚江山交给朱允炆那个心狠手辣的小东西,是多么错误的决定!”

随即朱棣又望向朱高炽,眼中满是心事。

“也是为了你们这一代接手江山之后,能过得松活儿些。”

“朕不知道这个科举问题怎么解决最好,朕也不知道你家老二看出来的问题对大明好还是不好。”

“朕只知道,朕要尝试一切办法。”

“让天下人安康,让朱家人万世都坐在这个位置上。”

“让华夏之地,永远不被蛮夷侵扰!”

此时朱高炽才算是明白了朱棣的苦心。

看来朱棣是铁了心要把这个科举问题一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