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无系统,扶刘备

自立自强奋...

首页 >> 三国:无系统,扶刘备 >> 三国:无系统,扶刘备最新章节(目录)

第三十八章 刘备的班底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袁曹交兵已然开始。

曹操见刘备的确无意攻打许都,当即调兵遣将,将许都托付给荀彧,亲率三万人马,调集各将领部曲,又汇合自汝南返回的李通、满宠部曲三千余人,一路往官渡而来。

袁绍也不肯让,出邺城,引十二万人马,分六军往南而下,旦夕便过黄河。

屡次接触战后,两军终于在官渡以北对峙,战局焦灼。

古城时刻盯着北方战况,探马、斥候、密探如流水般不断往返于道路,每次作战大略细节很快汇报到刘备手中。

阎子陵心中暗暗吃惊。

本来历史上曹操兵力只有三万,或许还不够,如今光中军就有五万人马。

袁绍中军六军就有十二万,加上各处协从作战的部队,青州与臧霸作战的袁谭偏师,总兵力竟达到了十八万。

虽然和演义中记载的差距巨大,但这一战,曹操不好打,袁绍也不好打,恐怕要有更多时日苦战。

这时,任洪来告辞,他要押运昨天交付的细盐回河北。

“玄德公有何嘱托?”任洪对刘备十分尊敬,很恭敬地拜别,临别时询问。

刘备良久才叮嘱道:“拖得越久,曹操越不利。然而,本初恐怕不敢拖。”

任洪苦笑:“就连甄氏也跟在大军身后,只想着早日大胜,何况别的豪强。”

“子厚回去后若遭逢巨变,须记着劝说本初公,存人失地,终能东山再起;存地失人,人地皆不可保全。”阎子陵叮嘱,“但切莫说是玄德公之见。”

任洪不解。

“本初公是要面子的嘛。”阎子陵笑道,“到时候,只需要让一河北大族,将这话说于袁绍,他才肯听从。”

一来河北大族这么说,袁绍就知道至少还有人支持他,他还有退回河北腹地试图东山再起的机会。

这第二,自然是照顾袁绍的面子。

要是左右说这是刘备给他出的主意,袁绍岂能听从。何况刘备军不会趁机进攻许都,没那个实力,但在袁绍看来,这就是刘备有负重托,他岂能不怨?

任洪遂问:“何人为妙?”

“可让中山甄氏游说其余大族,因为只有这样,袁绍才能明白支持他的不只是自己的儿女亲家,还有别的豪强。”阎子陵解说。

刘备不看好这个建议,那甄氏又不是傻子,为何要多付出代价支持袁本初呢?

“至于如何说服甄氏,那简单,你只需将细盐既白酒生意,以及后续还有的大笔生意告知,再分说曹操手下各地豪强。如此,我料定甄氏族长必然能想明白,若袁本初彻底败北,甄氏能获取的利益,大部分会被曹操手下瓜分殆尽。”阎子陵笑道。

这就是阳谋,甄氏为了自家利益,他们会想明白对袁绍的支持力度应该到哪一步。

任洪拜谢,起身一路沉吟而去。

刘备半晌不言。

“玄德公可是担忧袁绍一旦卷土重来,会吸取教训大败曹操?”阎子陵轻笑,“不必忧虑,曹操必胜,袁绍必败,我们想办法也只能是让袁本初多存活一些年。”

刘备不解,此言何意?

“袁绍战略决战一旦失败,围绕在他身边的大量河北豪强自然纷纷倒戈,这是利益使然。到时候,袁绍只要能熬过曹操的猛攻,便可多生存几年,而且,战斗力将有一个大的提升。”

“然而,到时候袁绍能凭借的只有袁谭袁熙两子麾下的精兵,长子次子皆为臂膀,他却更喜欢幼子袁尚。”

“如此,兄弟阋于墙内,偌大的家业分裂成三部。”

“袁绍在时还好,一旦归去,三子必各自攻伐不休,河北势力岂能不土崩瓦解。”

阎子陵一一细说,刘备才又羞愧又释然。

出于道义考虑,他想救袁绍,至少不能如今盘算着如何从袁绍身上吸血。可要成就大业,他无法感情用事。

他要崛起,就要不负担那么多常规仁义道德。可他又放不下仁义道德的修养。

这是个实实在在的人物,君子或者小人都不能概括他的形象。

阎子陵认为,这就是乱世英雄。

“我们与袁绍只是利益结合的朋友,并不是同路之人,不必愧疚。”阎子陵目视,“玄德公,此间还有用意,这才是我们要考虑的大事。”

刘备茫然不能知。

“河北豪强!”阎子陵只好清楚告知,“甄氏与几个豪强支持袁绍,他们的实力岂能不受耗损?曹操与袁绍所属势力能做出来的经济总量只有那么一点,他们连年互殴,岂能不折损?”

刘备惊喜不已,这倒是不曾算计的。

“如今的曹操越坚韧,河北豪强遭受的损失就越大。将来袁绍坚持的越长久,曹操麾下豪强的利益就越受打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