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植物人十年,归来即太子!

风云的小舔...

首页 >> 大唐:植物人十年,归来即太子! >> 大唐:植物人十年,归来即太子!最新章节(目录)

第四十九章 孔颖达进宫,坦白一切! 【1/6】 (1/2)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页 阅读记录
换源:

秋日之风,熏香四溢。

天空晴朗,云彩晶莹。

甘露殿内。

李世民与长孙无忌正在坐席而立,探讨古今局势。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当时李言行说完此话,李世民将其奉若圭臬。

故而,他们以战国策来判断今朝局势。

战国策是记载战国七雄,合纵连横,互相攻伐的史书。

里面蕴含了大智慧。

如今,大唐、突厥、吐蕃、西域、薛延陀等国家。

亦如战国七雄一样。

故而可以学习古人经验,运用今朝局势。

甚至二十一世纪的各个大国,从战国策中可以学习到许多外交智慧。

“陛下,此书当是神作啊。

大唐如战国的秦,先弱而后崛起。

而突厥就如战国的魏,先强而后弱。

借鉴此书,困局必解!”

长孙无忌拱手一礼,笑容谦和。

李世民微笑夸赞:“可惜啊。

世人皆知道有此书,但是翻阅以及熟读的人,少之又少。

若非言行上次推荐,否则朕也没时间看此书。”

长孙无忌唏嘘一声:

“可惜老天爷不长眼啊......”

他当即闭口不言,仿佛触碰了禁忌。

李世民一言不发,眼眸里暗淡许多。

这个执念,恐怕一辈子都不能释怀啊。

“他能辅佐承乾,也是不错的一条路。”

李世民自言自语安慰自己。

“启禀陛下,孔博士求见!”

“宣!”

李世民疑惑,最近不是听说孔颖达闭门著书立说。

忽然来此,必有要事。

一炷香后。

孔颖达年事已高,去精神抖擞,白发儒袍。

“老臣参见陛下。”

“孔博士免礼!”

李世民与长孙无忌两个晚辈身份虽高,依旧起身行礼迎接。

这可是历经三朝,学贯古今的当世大儒,更是孔圣之后。

忽然,二人对视一眼,觉得有些古怪。

他们两个是孔颖达的晚辈。

可是李言行却与孔颖达同辈,唉,不提这事了。

“孔博士此次入宫是?”

“老臣此次前来是想谈论下太子殿下的学业的。”

孔颖达说完。

李世民想起了两个孩子,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承乾与对方相比,简直是个熊孩子,不爱读书,却爱骑马射箭,这如何治天下。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孔颖达从其言语之中,听出了对方对李言行的喜爱。

故而下定了决心,冒着卷入政治风险,也要曝光此事。

李世民想起李言行最近是风光无限,低声询问:

“孔博士以为,朕那义子,可否成圣?古人说三不朽,立言立行立德。”

义子?

孔颖达笑而不点破,点头说道:“若不夭折,必定成圣。

小师弟好学,已然有老臣的学识渊博,必定是先祖孔丘之后,华夏第二圣。”

这话,令李世民激动万分。

自古以来君主皇帝有无数,可孔圣人只有一个。

这是光宗耀祖之事。

长孙无忌拱手恭贺道:“陛下收了个好义子啊!”

李世民的脸上露出满意笑容,比灭了突厥都高兴。

吾儿初成长,将成梧桐树。

到了他这个地位与年龄,自己的得失看淡,反而对孩子们十分看重。

孔颖达微微点头。

李世民又问道:“那孔博士此来,是为了言行在东市怒斩突厥人的双掌吗?”

儒家尚礼法。

长孙无忌一个激灵,这位不会是来兴师问罪吧。

哪想到,孔颖达笑道:“非也!

小师弟路见不平,仗剑出手,此是儒家所谓的仁义。

好男儿当仗剑平乱世如陛下一样。”

这话,简直精妙。

不仅夸了李言行,还夸了李世民。

李世民那叫一个心花怒放,看着对方更亲近了。

若有儒家这层关系。

李承乾与李言行日后也出不了乱子,何况后者本来就不是爱慕名利之人,不会争权夺利。

他又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 存书签